为方便群众诉讼,及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吉林市丰满区人民法院将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持续加大巡回审判力度,把司法为民宗旨践行在乡间小路与田间地头,真正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建机制,巡回审判常态化
日前,丰满法院家事法庭接到当事人于大娘的来电:“法官,我生病了,不能去开庭,我的案子该咋办呀?”
几个星期前,家事法庭受理了于大娘的诉讼请求。于大娘与丈夫徐某于1960年结婚,婚后生育三子一女,分别是长子徐甲,次子徐乙,三子徐丙,长女徐丁。于大娘与丈夫徐某夫妻含辛茹苦将四人抚养成人并各自成家立业。于大娘自幼身体多病,又养育子女,一辈子付出太多辛苦,而丈夫徐某不幸于2011年因病去世,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此后于大娘独自生活两年,后期体弱多病,三子徐丙把生病的母亲接到身边,赡养至今。
如今,于大娘年高体弱不能自理,而三子徐丙家庭费用已经入不敷出。因此,于大娘要求四名子女每人每月同时给付赡养费900元。为方便于大娘参与诉讼,法官决定前往于大娘家中开庭调解。
系亲情,营造和谐新风尚
庭审中,四名子女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诉说自己如何尽到赡养义务。法官及时制止过激言论,耐心细致引导当事人就案件事实、诉讼请求进行充分阐述。调解过程中,法官围绕矛盾焦点积极与当事人沟通,反复释法明理,从情理、法理等不同角度向当事人释明赡养义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最终达成和解,同意每人每月同时给付赡养费900元。
“我们是人民法官,审判服务老年群体,办的是最善良的案件,必须让司法更具温度、更有情怀。”巡回审判的赵法官说道。这仅是巡回法庭众多调解案件的一个缩影。
重联动,多元释法矛盾解
针对老年人诉讼能力和身体机能普遍减弱等特点,家事法庭打造老年人调解室,在诉讼服务中心开通老年人诉讼绿色通道。同时把“无讼社区”创建活动作为实践阵地,以发放普法宣传资料、讲解典型案例、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提高老年人法律意识。将对老年人的司法关怀从法庭内延续到法庭外,从源头上减少老年人权益受损害事件的发生。
下一步,丰满法院将继续立足审判职能,持之以恒推进巡回审判,用真情撑起“关爱伞”,全力守护老有所养。
初审:卢计源
复审:于治国
终审:赵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