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哥,今天过来给你解解心结,检察院的同志也一起过来了!”
“太感谢了,快进屋、快进屋!”
4月7日一早,永吉县人民法院岔路河人民法庭庭长王志刚协同两名检察官,来到岔路河镇南窑堡村村民孙纯金的家中,对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上门调解。
“一共是6000块钱,三年了就给了我300块,剩下的钱一直没给我。我今年60来岁了,也没什么劳动能力,挣点这血汗钱不容易。”
“我也是工程款一直没结下来,不是故意拖欠你工资,你这钱我认……”
经过法官近1个小时的调解,双方达成共识,当场给付工资700元,剩余5000元分期给付,双方握手言和,解开了长达三年的“心结”。
农民工“讨薪难”是人民法院长期以来的一项重点工作。“针对此类案件,我们探索建立‘法检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法检两方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专业优势,联动开展调解工作,更扎实地办好百姓身边的‘小案’‘小事’。”王志刚说。
为了形成治理合力,岔路河人民法庭还设立了“庭所共建平台”,在处理涉民生案件和重大疑难案件时联动联治,善作善成。
当天下午1点,王志刚来到一拉溪镇司法所,和司法所同志一同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进行诉前调解。
被告是一对夫妻,因为种地缺钱向原告借款7万元,至今近十年一直未予偿还。调解过程中,被告表示“实在没钱”,双方僵持不下。王志刚从情理、法理两方面进行劝说,释明其抗拒不还的法律后果,最终,被告表示愿以地抵债,双方达成和解共识。
“谢谢法官!7万块钱对我们农民来说不是小数目啊,10年了,这事儿终于解决了,我这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原告激动地握住王志刚的手,连连感谢。
近年来,永吉县人民法院在创新中践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五治联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构筑多元解纷“终点站”。
强调自治,尊重群众智慧,构建网格员、综治专员、人民调解员“三员”递进式多元解纷格局;坚持法治,建立《岔路河人民法庭诉调对接办法》,规范畅通诉调对接渠道;注重德治,突出乡村贤达和“五老”的道德说教作用;推动智治,利用巡回审判包、便携式科技法庭等装备,实现“指导办、上门办、线上办”;协同联治,借助“庭所共建平台”“法检联动机制”、辖区“党建朋友圈”服务矩阵,处理系列案件、涉民生案件和重大疑难案件。
2023年,永吉县人民法院在诉前导出案件120件,调解成功96件,当场履行37件,司法确认19件,平均用时不超过15天且无一上诉,“五治联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