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宪法宣传周”也已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精彩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进乡村,围炉“聊”法
“现在手机上的广告太花哨,各种陌生电话也很多,有些信息内容都不敢点进去,一不留神就会被骗,这种宣传太有必要了,让我们都知道诈骗的手段,真的太用心了!”村民们说道。
吉林高新法院新北法庭法官干警走进安家村,与群众围坐在一起,唠唠法律嗑、讲讲法律事,用村民听得懂的“家常话”说一说宪法、土地管理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政策。结合真实电信诈骗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述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手段,揭露电信诈骗犯罪的骗局,提醒群众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信息,不向陌生人转账、汇款,并鼓励村民积极参加全民反诈宣传活动。同时,在现场指导未下载反诈APP的村民进行注册安装,降低村民尤其是农村老年人遭遇诈骗的风险。
进校园,童声“唱”法
此次“宪法宣传周”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健康的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该院2所小学的法治副校长在形式上尝试创新,不拘一格,精心制作“宪法晨读”、宪法儿歌等课件,既体现童心童趣,又包含了《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我国法律法规的内容。在贴近儿童生活,形象化、童趣化的同时,可以更好地让广大市民和少年儿童在诵读传唱过程中,提升法治意识、文明素养。在吉林市二实验高新校区的红领巾广播站,少先队员领唱《宪法伴我们成长》,全校师生在传唱和聆听中感受宪法精神和宪法力量,宪法精神传遍校园每个角落。
进网络,云上“学”法
吉林高新法院“线上线下”齐发力,推动宪法宣传进万家。充分利用网格员工作群、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线上平台,以学习宣传宪法为出发点,通过图文、视频的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从而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进一步扩大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社区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新媒体制作团队不断深挖内容富矿,找到了普法宣传严肃性和娱乐性之间的平衡点,与辖区交巡警支队、社区、小学联动共创“弘扬宪法精神,坚定法治力量”短视频,引发网民关注和好评。
进机关,同频“亮”法
吉林高新法院积极号召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LED 屏滚动播放宪法宣传标语,鼓励临街商户共同参与,在全辖区营造浓厚宪法宣传氛围。设置了包括LED法治宣传屏、文明公约栏、宣传栏、易拉宝等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景观设施,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一进到大厅内,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宪法宣传氛围。在大厅办事时,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我觉得很好。”在珠海社区办事群众王女士说道。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依据。吉林高新法院将切实发挥人民法院在普法宣传中的重要职能作用,把宪法精神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推动宪法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