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船营区人民法院坚持“高效实用、优化资源、精简流程、精细管理”的理念,有序推进审判辅助事务架构重塑和审判业务流程再造,提高了审判辅助事务的办理效率,初步突显了改革成效。
强化领导,细致谋划高起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专班推进,召开专题会议,赴外地法院实地考察学习,积极推进审判辅助集约化工作走深走实。广泛征求意见,通过组织座谈会、征求意见等方式,充分了解审判辅助事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明确改革目标。梳理事务清单,制定《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方案(试行)》《审判辅助事务剥离清单》,明晰审判核心事务与审判辅助事务,划定5大项、33小项审判辅助事务清单,先行解决审判核心事务与审判辅助事务混同问题。
整合资源,建章立制明职责。完善功能分区,在不增编、不外包的情况下,围绕“审前”“庭审”“审后”“送达”“卷宗”五个核心环节,设置五个中心,采取“一区五中心”工作模式,将分散在民事、行政、立案部门的书记员和聘用制人员共计40人全部纳入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工作区。细化职责分工,将导诉咨询、评估鉴定、排期开庭、清退诉讼费、督促履行、开具生效证明、结案质检、卷宗管理等可剥离的审判辅助事务均纳入集约化改革进程,按岗位及职责将工作内容进行分解,准确划分审判团队和各个中心的职责权限。落实主体责任,出台《审判辅助事务衔接流程规范》《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工作区工作职责》,以制度促规范,逐步形成“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审判辅助事务新格局,服务于审判核心事务,最大限度实现人员配置的优化。
边试边改,稳步推进见成效。推进试点先行。率先在民事、行政等六个庭室开展集约化改革,将审监庭作为试点开展“审务 e协同”系统培训和岗前测试,解决系统应用具体问题10余个,结合实际制作《系统操作手册》下发至改革庭室,确保操作流程顺畅无误。建立反馈机制,召开“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推进会”,分析解决改革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提升部门协同效率,同时进一步完善审判辅助工作管理规定、工作规程等相关制度,确保改革工作有力有序运行。通过启用“审务e协同”系统并全面实质开展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工作,截至目前,经系统流转完成派发任务110个,集约排期95件案件,督促履行20件案件,集中电子签章159篇文书,集约上诉移送34件案件,结案质检3402件案件,扫描编目421件案件,装订卷宗208件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