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中院坚持向科技借力,以数字赋能,扎实推进司法公开活动,持续推进“公正与效率”主题,通过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建设,不断推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质效,深化司法公开实践。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对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得以实现。
2023年5月19日,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了“2023年《法治蓝皮书》发布暨中国法治发展研讨会”,发布了2022年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评估结果。吉林中院在49家中级法院排名第9位,连续第八年在中国司法透明度指数排名中位居全国前列。
实现全流程公开,主动开展司法监督。全市两级法院充分借助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实现审判执行全流程节点信息公开。及时公开案件信息、审判流程、庭审过程、判决结果,公开生效判决执行情况。在裁判文书制作中全面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裁判文书释法说理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对案件的事实分析与认定,加强对裁判文书质量、上网效率和公开效果的智能化监管。在庭审公开中,全面落实隐私信息保护措施和庭审中断处置规范流程,拓展互联网庭审、远程视频庭审功能,实现电子质证、区块链存证等新技术应用。2022年以来,在简易案件庭审活动中启用庭审记录方式改革,有效提升庭审效率。在审判流程公开中,拓展案件信息、电子卷宗的自助查询,在案件审理关键节点向当事人推送消息提醒,联通律师网上办案平台,推进网上电子诉讼。在执行公开中,持续公开执行案件终本情况,开展对执行案款专项清查,运用执行惩戒措施严厉打击失信被执行人。
图为吉林法院开展“阳光庭审看吉林”庭审直播活动
实现全方位公开,拓展公开渠道方式。推进全市法院司法公开专项平台建设,落实阳光司法指数评估实施工作标准,全面打开公开格局,持续树立司法公信。主动公开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持续完善制约监督机制、独任制案件审理等司法改革阶段性成果。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涉众、涉民生案件审理事项公开,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加强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破产案件、司法建议的公开,运用司法大数据分析审判趋势变化,为依法治市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积极开展“以案释法”,推进普法“七走进”活动,拓展公开宣传平台载体,实现立体化、多角度的信息公开。通过开展“公众开放日”、网络直播普法宣传、法治副校长进校园等活动,持续展示法院工作,提升司法形象。重大时间节点通过网络直播方式进行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案例讲解带动群众知法守法。丰满法院建成全市第一家“24小时自助法院”,实现诉讼服务不间断。永吉法院开展互联网办案平台应用,实现立案、办案、庭审、流程审批等相关业务全互联网办理。
吉林中院开展“三八妇女节”线上普法宣传
吉林中院法官干警进校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实现全融合公开,回应群众司法期待。完善司法公开网在线诉讼服务平台建设,整合调解、立案、阅卷、送达、保全等诉讼服务功能,便捷群众诉讼服务,实现“一网通办、一站全办”。聚合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诉前调解平台、12368网上咨询平台等网上诉讼平台链接,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对各类公告信息进行集中整合,实现开庭、听证、送达、拍卖、招投标等各类公告信息智能检索查询。在诉讼服务中心布设智能化设施,实现自助立案、打印生效判决、领取送达文书、提交诉讼材料等诉讼智能服务。开展诉讼服务“好差评”活动,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司法监督。主动公开院庭长办案、“四类案件”智能监管情况,加强对“三个规定”执行的常态公开。建成“办不成事”服务窗口,专门受理群众和企业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疑点等问题,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舒兰法院探索诉源治理创新路径,实现诉讼服务中心整体入驻当地综治中心,开展诉前调解、延伸立案等工作。丰满法院开展“大吉带你来看房”,实现网上抖音直播看房活动,2020年以来共网拍房屋50余个,累计参加竞拍人员900余人。
吉林市两级法院在新时期法院建设中,将不断提升公开能力和公开水平,持续推进司法透明评估指标的深度应用和拓展延伸,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感受,让公开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