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省法院召开了全省法院工作会议,对全省法院2022年度审判质效、执行质效完成突出单位进行通报表扬。吉林中院、桦甸法院审判质效和高新法院、船营法院、丰满法院执行质效均受到通报表扬,相关工作受到省法院认可与肯定。去年以来,在推进审判执行质效提升工作中,吉林市法院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实现审判效率审判效益并重。充分发挥诉前多元调解职能,加速矛盾化解工作,推进法院诉讼服务向辖区综治中心和矛调中心前移,做好调解案件与司法确认工作衔接。全面落实案件“繁简分流”,做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建立案件速裁机制,对小额诉讼等简易案件全面提升办案效率。对长期未结案件常态调度督导,严格扣除审限案件审批,有效发挥中院院领导包保基层法院督导作用。在确保案件审判效率稳定提升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案件质量把关。组织开展“季度百起案件评查”,通过专项评查、双向评查等措施对全市法院案件质量提级监管。常态推进案件信息、裁判文书、电子卷宗、庭审活动等审判数据的质量监管。持续推进审判执行质效“稳固工程”建设,加强主要绩效指标数据的月通报、季分析、半年总结。积极开展优秀裁判文书、优秀庭审培树指导,确保案件“精品工程”取得实效。
二是推进审判管理工作水平提升。全面深化司法责任制及配套改革工作,积极构建与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模式相适应的制约监督责任体系。通过推进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法官独任审理、案件提级管辖等改革举措,全面提升案件审判效果。健全司法审判人员履职指引和权力清单,积极推进院庭长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开展“四类案件”常态监管工作,有效解决院庭长“不会管、不敢管、不愿管”的难题。紧紧围绕审判执行质效“135+N”常态化监管机制要求,推进审判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建设,坚持全面监督管理、全程监督管理和全员监督管理工作要求。强化对审判指标数据常态监管分析预测工作,通过审管提示、通报、指导等多种形式,全面落实监管职责。提升对审判数据信息分析质量,主动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法院高质量发展和“平安吉林”建设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推进“数助决策”作用发挥。
三是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办案效果。紧盯省高院提出的“抓应用、填空白、补短板、深融合”智慧法院建设目标,加速智慧法院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工作。打造线下网上一体化诉讼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网上诉讼服务和电子诉讼水平,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建立以电子卷宗深度应用为主的全程立案、庭审、合议、裁判无纸化办案模式,全面启用互联网办案,推进移动办案,打造全业务协同联通的多网融合办案平台。在全市法院启动庭审记录方式改革,实现在简易案件审理中运用庭审全程录音录像、语音识别转写等信息技术方式替代传统庭审人工记录,全面提升庭审效率。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电子卷宗智能编目,实现电子卷宗制作形成全链条质量监管,确保法官电子阅卷效果。在丰满、船营法院启动了电子卷宗编目提级管理试点,推进编目内容、编目标准、编目流程的“三统一”。
2023年,全市法院将认真落实全省法院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审判执行工作主业主责,围绕案件质效指标提升,全面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实现审判执行工作常态化高水平运行,推动全市法院工作全面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