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几句简单的歌词,道出家与国的联系。重视家、忠于国,家国情怀融入我们的基因。3月初疫情突袭吉林,吉林中院作为市直机关,在此时此刻没有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信赖。平日里他们是践行司法理念的法院干警,也是家庭中顶梁柱的父亲、爱操心的母亲、拼事业的儿女,疫情来袭,他们纷纷站出来,危急关头豁出去,拼尽全力抗击疫情。
上阵父子兵,父亲的背影温暖他
刑一庭党支部书记关波庭长在疫情爆发后始终坚持站在抗疫前列,冲在一线。他一边认真落实院内安排的抗疫执勤任务,一边在执勤之余主动联系社区进行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运送基本生活物资等,他的身体力行为儿子关兆翔树立了榜样。
因疫情原因,关兆翔被单位安排居家办公,每天除了完成单位工作外,还在父亲关波的带领下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与父亲一起冲锋在前,共同战疫。记得有一次,小区一户住在八楼的老人因电梯停电,购买的物资无法正常通过电梯运送,关波拎上一桶油和一箱牛奶就开始爬楼梯。目睹了父亲的做法,儿子又怎能落后,拎上剩下的十几斤的蔬菜水果,跟上父亲的脚步。父亲看着同样气喘吁吁却满眼笑意的儿子,他已明白,这一刻,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在儿子那里不言自明。
在志愿活动中,父子二人收获的不仅仅有小区居民们的感谢,还有父辈的传承和子辈的成长。如今,关波庭长响应院里号召实施闭环管理,下沉社区,儿子关兆翔仍坚持志愿者工作,虽然战场不同,但他们的心始终在一起。
抗疫夫妻档,彰显青春责任担当
刑一庭文员王文龙和王佳新是一对夫妻,王佳新是丰满区星光社区的工作人员,王文龙是刑一庭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2020年发生疫情时,他们的儿子还不满两岁,夫妻俩克服种种困难奋斗在一线。这次疫情发生,他们二人将刚满三岁的儿子送到孩子姥姥家,再次二话不说站出来,继续在抗疫一线忙碌、奉献。
王佳新作为社区委员,担任筑石松花江新城六区二号楼网格长,负责报送网格信息,管控密接、次密接人员,统计隔离居民,运送物资,清理生活垃圾,协调各部门相关事宜,为属地居民保驾护航。看着高强度的工作让晚上回到家的妻子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王文龙毅然接过家庭的重担,为照顾孩子的老人采买生活物资,同时,他还参加院里安排的下沉社区任务,并且主动要求排到夜间执勤,面对凛冽的寒风,他也从来不诉苦、不抱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来往车辆和行人严格把关,坚守岗位。在全市管控升级,院里号召干警闭环参与下沉任务的时候,他再次第一时间报名,主动到单位参与闭环管理,下沉社区。
在王文龙王佳新夫妻看来,护好大家,才有小家,即便工作再苦再累,他们也甘之如饴。
母子心连心,千里齐抗疫
法官陈迪居住的小区在疫情初期就被划分为封控小区,出于防疫要求及安全角度,院里并未安排她承担卡口执勤工作,让她安心居家隔离办公。但热心的陈迪没有闲下来,得知社区人手欠缺,她主动报名参加居住社区的志愿者,为居民运送物资和发放核酸检测试剂盒,在防疫工作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没过多久,江苏出现疫情,身在江苏读大二的儿子身为班长做出表率,配合老师组织同学们做核酸,完成各项日常工作,安抚同学情绪,使班级在疫情期间依然平稳有序。从和儿子的通话中陈迪感受到他的担当,她也为儿子在磨砺中点滴成长而欣慰。跨越千里,母子同心战疫情,在抗疫这场大考中,不管身处何处,平凡的人也能作出自己的贡献。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是一家人,家国情怀,始终是我们心中鲜明的底色,始终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源泉。
疫情当前,吉林中院法官干警以高度责任感、身体力行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初心、勇担使命,他们和家人一起齐心协力共同抗疫,用不同的方式无私奉献,传承新时代好家风,让抗疫一线充满温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