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5日星期二,抗击疫情已进入第13天,也是我驻村的第九个月。按照防疫工作部署安排,今天双印通村要进行第六次核酸检测。
前一天夜里我们与各方协调,确保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早上五点,我被手机闹钟惊醒,我知道,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
经过几轮核酸检测经验的积累,我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早上六点我们驻村工作队按计划赶到了村部的核酸检测点,轻车熟路穿戴好防护装备,做好了消杀准备,整装待发,坐在门口准备开始一天的核酸检测登记工作。
双印通村常住人口一千余人,按照防疫要求,我们必须在户外戴着医用橡胶手套为每一位前来检测核酸的村民人工测温、登记。
虽然已经是三月份了,但是农村的温度还是要比市区低很多。寒风裹挟着坚硬的冰粒,呼号着,拍打着,刚开始登记不久,我们身上的防护服就像结了层冰一样,让每一个动作都异常艰难。但是看到采核酸医护人员冻得青紫的双手,以及村民们越来越长的队伍,我搓搓冻僵的双手,尽量无视四肢的针刺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登记工作中去。在这特殊时期,面对如此艰巨的工作任务,大家没有抱怨,只有埋头苦干,因为这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城,需要我们来一起守护。
下午2点,核酸检测工作结束了,来不及休息,就开赴到下一个战场——卡点。自吉林市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后,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紧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有关工作,工作队三人都是共产党员,主动提出承担村头卡点管控工作,组织全村党员和志愿者积极参与,保证“严防死守”,除了需要劝退出村的村民,更要防止周边城镇和村屯的人员进入村内,坚决做到外防输入,内防输出。
从村口卡点返回到驻地已经是晚上七点了,饥肠辘辘的我们开始烧火、做饭,三个从小在城市长大的糙汉子,还是对土灶烹饪不太在行,能吃到一口热乎的也就足以慰藉五脏庙了。
晚饭吃到一半,四岁的女儿在姥姥陪伴下给我发来了视频,稚气的声音带着委屈与不解地问我“爸爸,你好久之前就说回来看我了,怎么还没回来啊?你又不回来,妈妈也要去方舱了,我好想你们呀”看到女儿委屈的样子,我的心里一阵酸涩,我知道生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又遇到我与爱人这样肩负使命责任的父母,我们亏欠孩子太多。
挂了电话,看着身旁的队友,感慨良多,如同我们一样夫妻俩都在防疫一线奋战的党员干部不胜枚举,大家都在奋斗,全力战疫,无私奉献。我们并不孤独,党员先锋并肩前行。无法和父母团聚、陪伴孩子成长。但这一切,我们都是在为信仰而战。
村里的雪夜是寂静的。总结完一天的工作,我们三个又对明天的任务进行了分配和计划。夜幕沉沉,刚刚躺下的我们被凌晨2点的电话惊醒,溪河镇已经出现新冠阳性病例,村里有六户为密接人员,需要全家隔离,我们顾不上疲惫用凉水洗一把脸,尽量让自己保持清醒,继续的投入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上……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只有大家一起同心协力、凝聚力量,才能共同筑起防疫工作的“铜墙铁壁”,取得疫情防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