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大绥河法庭迎来了三名当事人,他们手里提着行李,焦急地等待着立案……
“法官同志你好,李某欠我们工资钱都三年了,这三年因为疫情原因,钱太难赚了,这马上过年了,我们往家里拿不回钱,可怎么跟老婆孩子交代啊!……”年关将至,三名农民工能否要回拖欠了三年的工资款,成为了他们心中最沉重的石头。
法官了解到,2019年,李某雇佣三名农民工到外地从事瓦工劳务,工程结束后,双方进行了结算并出具了欠条。然而,由于李某的相关费用没有结算要回,导致手头没钱支付给三名农民工。三年来,李某的确给付了部分工资,但还拖欠一部分,这一拖就是三年。
收案后,大绥河法庭负责人第一时间与李某取得了联系,李某承认拖欠工资的事实,并坦言当下欠款无法偿还。三名农民工听到李某仍是不打算还钱,态度也很坚决,表明“必须要个说法!”。双方都拒绝开展调解工作,案件陷入僵局。
考虑到该案事实清楚,且当事人诉求急切,法院决定适用简案快审,并定于立案后的第六天开庭审理。
在开庭的前一天,被告联系办案人称其人在外地无法回到吉林市,即便回来也要按要求隔离,无法出庭。办案人迅速转变工作思路,先是细致地做李某工作,讲清利弊,帮助李某打消其顾虑,随后向双方当事人提出“云庭审”的开庭方式。新的开庭方式得到认可后,办案法官耐心的释法明理,经过近20分钟的电话沟通,做通思想工作,双方同意调解。
庭审当天,历经三个小时该案圆满调解成功,考虑到被告李某确实经济情况也不好,为了让三名农民工能够好好回家过年,法官提出调解方案,被告先行履行一部分欠款,剩下部分在明年开春前给付。双方当事人均对此调解方案表示满意。本案从立案到结案,仅仅用了7天时间,其中一名原告激动地说:“第一次来法院打官司,真没想到办的这么快,这下终于可以放心回家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