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这么年轻,可是因为这个工作我一只眼睛失明了,我的孩子才几岁,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今后不知如何是好……”。身高将近一米八的年轻小伙胡某,在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法院审判法庭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如同霜打的茄子,内心中充满了无奈,眼神中流淌着心酸。
近日,昌邑法院接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原告胡某是一个80后年轻小伙,通过劳务公司的派遣,被吉林市某电力公司录用,从事电器安装工作,靠着自己踏实的手艺,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日子过得稳定充实,工资可达每月一万多元,小家也渐渐有了起色。但是好景不长,2020年7月的一天,胡某在安装吸油烟机时,使用的角磨机片反弹,造成其头部多处受伤,左眼失明,被迫摘除眼球,综合评定伤残五级。短短几天,为了治病不得不更换义眼,这个80后小伙花光了所有积蓄,同时也无法在继续从事之前的工作。更换义眼后,更是需要长期后续治疗,未来的花费还是个未知数,种种原因让这个小家变得支离破碎。
法官了解到案情后,首先找到了两名被告公司,将三方约到了法庭,因之前的赔偿问题没有谈拢以及因工失明给内心和精神上带来无形的压力,三方当事人刚一碰面,原告及其家属就夹杂着不悦,火药味充盈在法庭内部。昌邑法院综合审判庭法官以情动人,适当引导,同时释法明理,细心耐心地讲述了原告胡某的实际情况,稳定了各方当事人的情绪,促使三方当事人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协商此事。被告某电力公司代理律师说:“考虑到原告的情况确实不容易,我们同意给付赔偿及治疗费用”。但是对于具体的赔偿数额,大家各执一词,始终没有谈拢,原告要求的过高,对于各项经济补偿的赔偿标准,被告公司也不予认可。
最终法官通过细致计算,按照法律规定,并结合本市实际收入水平,精心总结出一套赔偿方案,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最终以赔偿35万元,并保证配合原告办理各种工伤补助、伤残补助金等材料手续成功调解了该案。
回到开头的那一幕,原告胡某激动的说:“我还这么年轻,孩子还小,家里都指着我,如今碰到这样的事情,从此对我的人生和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难处,但是今天法官帮我解决了燃眉之急,虽然今后的日子举步维艰,但也是让我看到了一丝丝希望,让我获得了一丝丝温暖”。从当事人带着怒火进到了法庭,到最终的握手言和微笑着离开,法官仅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这对于法院来说可能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调解,但是对于原告胡某来说,是黑暗中的力量,更是重新燃起人生希望的火苗。
本次调解,昌邑法院综合审判庭法官把工作做到了实处,着力将矛盾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也是真正意义的“我为群众办实事”, 昌邑民法院始终坚持将调解作为化解纠纷的有效、直接方式,在查明事实保障当事人权利的情况下,通过了解案情,结合当事人真实情况等多种方式减少当事人诉累,以实际行动为民服务解难题。这个案件只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众多美好而又暖心的事迹,每天都在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