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案件快报
普法课堂:民间借贷中微信转账记录作为 证据的正确适用
作者:蛟河法院 杜佩铖  发布时间:2021-11-01 13:41:09 打印 字号: | |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事案件中民间借贷案件占比逐年升高,案件数量高居不下,因此人民群众进行民间借贷法律知识的普及是非常必要的。

当事人无法通过正常沟通渠道来使债务人偿还借款时,这就需要通过来法院起诉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用于维权的有效证据是借条。但在现在,微信、支付宝转账不仅成为日常消费的主流支付方式,也是亲朋好友、生意伙伴之间财务往来的重要方式,当人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之际,其中也存在许多法律风险。

那么,如果没有借条,线上借款行为证明可以作为证据来维权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电子数据属于民事诉讼的证据范围,所以在民间借贷中电话语音、微信聊天、转账记录都可以成为证据。

如何提供有效的微信记录证据呢?

(一)将相关的微信聊天记录和微信转账记录共同保存,形成一份完整的证据。

(二)聊天记录要保持完整,不要随意删除,能更好验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提供聊天双方的个人信息界面,验证双方当事人的真实身份。

(三)通过微信转账记录和微信聊天记录能有效证明双方的借贷关系。

(四)提供其他证据来作为补充证据证明双方借贷关系。

因此,在微信、支付宝上借款给他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慎用微信清理功能,保存好线上聊天信息;二是借款时,聊天用词要准确,表达要清晰,语言要连贯,能充分证明双方借贷关系;三是线上转账时可附带相关文字信息,如借款等字样。





 
责任编辑:马金鑫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