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寻找代驾成为饮酒后的常见选择,2021年10月12日吉林高新法院受理一起关于“代驾”引起的服务合同案件。
对酒当歌,代驾接驾
2021年10月2日,被告孙某在某餐厅就餐饮酒后,委托其朋友叫了代驾服务,代驾小哥从平台上接到单子后就赶到了孙某聚会的地点,等了近一个小时后孙某才出来,按照代驾平台计时收费标准,此次代驾服务费用共计79元,其中代驾超时产生等待费用44元和起步价39元。没想到订单完成后孙某不愿意付钱了。双方僵持至次日凌晨,孙某选择报警,经吉林高新派出所民警协调后,孙某微信支付了起步价35元,超时等待费用仍拒绝支付。“虽然金额很小,但也是我用辛苦劳动换来的!”代驾小哥一怒之下将孙某诉至吉林高新法院。
高效速审,24小时内撤诉结案
吉林高新法院受理该案件后,第一时间导入诉前调解程序,承办法官对被告孙某释法明理,从法律上与人情上进行规劝,引导被告进行换位思考,希望能体谅他人赚钱的不容易。经过承办法官苦心电话劝导下,双方达成和解,被告孙某同意支付该费用。几个小时后原告到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
其实,这样一件小事,本不应该引起纠纷,饮酒后既然叫了代驾,不能因为消费完了觉得吃亏了就要“撒酒疯”,应多一点理解,懂得换位思考。
法官在此提醒,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代驾从业人员资质及行业道德标准进行硬性规定。群众饮酒后,应通过正规代驾平台下单服务,即便发生矛盾纠纷,也要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切忌“撒酒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