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磐石法院执行局受理了这样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申请执行人张六与被申请执行人朱八在民事诉讼阶段通过人民法院主持达成了调解协议。但被申请执行人张六一直没有履行偿还借款及利息3万元的义务。因此,张六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
2018年11月12月朱八分别向张六两次借款,每次5万元,共计10万,朱八向张六出具2份借据,约定利息为月息0.8%。2020年朱六主动偿还张六本金5万元,仅欠2019年1月1日-2020年4月1日的利息。剩余的5万元朱六又以其他方式抵账33000万,尚欠17000万本金即剩余利息。借款到期后,被执行人没有偿还。
申请人张六与被执行人朱八民间借贷执行一案,执行法官向朱八送达了执行通知书等材料,但被执行人朱八无法联系,执行法官到被执行人朱八所在的村委会询问,得知被执行人朱八长期在外打工,下落无从知晓。被执行人难寻,执行财产难找的执行难题摆在了眼前,面对这一执行难题,执行法官认真研究案情、打探被执行人的财产,查找被执行人单位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执行法官多方打听下终于得到被执行人的电话号码。
由于朱六远在外打工且具体地址不详,外出寻找难度大也增加了执行成本,执行法官借助微信联络方法与朱六加为好友,有了联系平台,执行法官利用微信向被执行人讲解法律政策、告知目前的执行形势、拒执后果,分析法律责任,并告知他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对自己、对子女、对家庭的种种后果,最后说服被执行人朱八当即履行1万元,剩余款项与申请人张六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承诺每月归还1万元。
在案件的执行中,不仅需要强有力的攻坚行动,也需要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和善于创新的执行思维。微信执行不仅拉近了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更节约了司法资源、让执行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也树立了法院司法为民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