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同志,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蛟河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一级法官),协助庭长分管速裁巡回审判团队。2016年被吉林中院荣记个人三等功;2017年被吉林中院评为个人嘉奖,被评为全国优秀直播法官;2018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19-2020年,均被吉林中院评为个人嘉奖。2021年,被评为蛟河市十佳政法干警、蛟河市优秀共产党员。
一、心系家乡,在用心中提升司法能力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这是张岩同志的座佑铭,入职十年间,他凭借着十年辛苦磨一剑的韧劲,凭借着对家乡人民的热爱,在自己钟爱的司法事业上尽情驰骋,办案数量七年名列全院首位。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蛟河人,出于对家乡热爱,2009年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毕业后,他便立志选择回家乡工作,并于同年考入蛟河市人民法院。2010年通过司法考试的他成为一名助理审判员,开始了自己扎根家乡的职业理想。虽然是“科班出身”,但他没有丝毫骄傲自满,反而沉下身子,刻苦钻研法律知识,虚心向老法官求教,不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邻里乡亲、婚姻家庭这类情感类案件,裁判容易,最难的是打开当事人的心结,针对这些案件,他坚持以调解化干戈,即通过归纳当事人争议的“关键点”,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从而寻找调解的“突破点”,因工作突出,刚刚入职不久的他,2011年至2012年,连续两年被吉林中院给予个人嘉奖,2013年被吉林中院评为办案效率奖,被省法官协会评为全省调解能手,2014年被吉林中院评为办案能手。2016年-2020年期间,他年均结案数均在280件以上,其中2020年结案数为342件。同时,他不断加强裁判文书写作和法学理论研究。2014年,他撰写的裁判文书被吉林中院评为优秀裁判文书,2015年其撰写的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2020年他撰写的案例《房屋转租后承租人违约的,支持次承租人代付租金请求权的方式选择》,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做为指导性案例发布,这在基层法院是难能可贵的。
二、心系事业,在尽心中展现司法效能
多年的审判实践,使张岩深知,使人疲惫的不是远处的
山,高处的峰,而是鞋里的一粒沙。而这粒沙对于当事人来讲就是案件的效率,对于法院来讲就是案件的数量。
2019年,他被任命为立案庭副庭长以后,协助庭长分管速裁巡回审判团队。2020年,他带领团队克服疫情影响,通过网络庭审,为贵州、山西、黑龙江等多地开庭不便的当事人提供了便利。团队全年共计审结民商事案件1815件,结案率为99.72%,完成了同期全院50%以上的民商事审判工作任务,平均审理期限仅为10余天。在他的带领下,速裁团队针对自身特点,对系列案件、集团案件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探索出分地域集中送达、集中调解、集中开庭审理、指定集中送达人等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审理了吉林某农机有限公司130件买卖合同案件、蛟河市某股份有限公司48件买卖合同案件等系列案件,平均审理天数均在10天以下。面对争议较大极易造成群体性事件的企业大规模拖欠薪酬案件,他带领团队成员集中与欠薪企业研讨,制定调解方案和支付方案,通过在企业内设法庭,移动开庭、集中调解等方式,一日内集中审理调解了蛟河市某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68件追索劳动报酬案件,5日内审结了上海某药业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件92件,在保障企业正常运营的同时,最大限度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心系百姓,在爱心中传递司法温暖
在张岩看来,作为一名法官要始终怀着一颗爱民为民之心,真诚对待每一名群众,真情倾听每一项诉求,真心解决每一起纠纷。多年来,他延伸服务触角,默默做了很多案内案外的工作。
在审理一起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过程中,原被告十余年前互换土地进行耕种,后因高铁建设需要征地,双方又协议将土地换回,但因换地时未签订换地协议,且没有经过村委会确认,故原始土地四至无法还原,双方因2亩土地的归属产生争议。他在了解案件情况后,认为虽然争议土地面积较小,但因涉及高铁征地,涉案土地的征地补偿费用可能达到十几万元。绝对不能简单一判了事。开庭了解情况后,他组织村主任、村书记、社长、司法所长及双方当事人到争议土地上,在田间地头对争议土地的原始四至进行还原,并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法理、讲明事理、说明道理。最终双方均认可村委会对土地四至的确认,本案以原告主动撤诉而圆满结案。
在审理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中,被告因拖欠房租被起诉,案件本身没有任何争议,简单至极,但张岩通过办案了解到,被告前段时间不小心撞伤左腿,导致左腿腐烂严重,既没有钱进行救治,也无人照顾,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立即到被告住处核实情况,通过与被告交谈,发现被告无收入来源,平时靠捡拾废品维持生计,年轻时曾有过家庭,离异后子女均随妻子生活。虽然上述情况和案情没有直接关系,但他当时心里只有百姓,心里暗暗下决心:我不仅要化解这起纠纷,还要化解这起纠纷背后故事。他多次通过婚姻登记机关、公安机关协助查询其子女情况,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得到被告子女的电话及地址,当通过电话告知其父亲病情时,其子女均表示自小随母亲生活,父亲没有尽到抚养义务,也没有感情,不同意医治及照顾其父亲。他又两次到其子女家做工作,向其详细说明老人病情及法律规定的子女赡养义务,终于做通了其子女的工作,由其女儿送老人到医院进行救治,并为其子女日后赡养老人进行了合理合法的建议,为老人免除了后顾之忧。本起案件的原告知道他的做法后,深受感动,主动免除了一半房租的诉讼请求,与被告老人达成了和解。
抚卷细查无遗憾,惟愿百姓弥纷争。尽管考验如火,但在张岩看来,这是淬炼真金的绝佳时机,他犹如凝立的磐石,生于斯,长于斯,爱于斯,无论浪花多大,无论霜雪多强,初心不改,他用智慧与才干,用使命与担当,不断往返于事实与法律之间,探寻心中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