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党建园地
【红色记忆·最初的承诺——讲讲我的入党故事】系列主题征文展播《我的入党故事》
  发布时间:2021-07-22 15:27:43 打印 字号: | |

编者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入党初心,牢记使命责任,书写着永远跟党走的动人故事。为庆祝党的100周年华诞,落实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要求,加强全市法院队伍思想和纪律作风建设,坚守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面向全市法官干警组织开展“红色记忆·最初的承诺——讲讲我的入党故事”主题征文活动,把个人成长融入党的事业、祖国发展,展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良好精神风貌。现将优秀作品进行展播。

唐善荣,1977年7月1日入党,退休老干部。

1977年7月1日,是我的人生中最值得记念的日子,那天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那时候入党没有预备期,支部通过,党委批准就是正式党员了。算起来,我在党已经44年了。能够参加共产党并为党的事业而工作的人生,是我的生命能够焕发出来的最耀眼的光彩。

我的老家在苏北,那是个很贫穷的地方。小时候看到村头道边都是白花花的盐碱地。听父亲说,解放前,我们家是地地道道的赤贫。父亲四岁时,爷爷就去世了,留下两儿两女四个孩子,最大的12岁,最小的4岁,是奶奶靠讨饭把四个孩子拉扯大的。父亲说,每逢过春节,人家忙过年,我们家忙要饭。解放后,我们家才分得了土地,过上有地的日子。奶奶是我们家的大功臣,而党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是党改变了像我们家这样穷苦人的命运。将一个崭新的国家和幸福的道路带给了中国人民。所以,从我能够认知这个世界的时候开始,对党就有着朴素的感情。

我的老家是新四军的根据地。地处泗阳和沭阳两个县的结合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这里建了一个新政权叫泗沭县,老家便成了新政权的中心区。村里的很多老人都见过新四军的主要将领,像陈毅、粟裕、彭雪松、李一氓等等。一提起新四军,那些老人就有讲不完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刘老庄82烈士的英勇事迹就发生在我的家乡。1944年,淮阴行署在泗沭中心区建了一个爱国烈士陵园,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2776名烈士安葬在这里。家乡因此也有一个新的名字叫爱园。这是一块饱受战争蹂躏和浸染着英雄鲜血的土地。我的童年、少年、青年的脚印就结结实实地踩在这块土地上。耳濡目染了这块土地从极度贫穷到充满生机的过程。感受到了党为建设新国家、造福人民的努力。

1974年12月,我应征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又亲眼目睹了许许多多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事迹。那时候我看到的党员,都是人群中的先进分子。在部队,每当遇到艰难的事,指导员经常喊的口令就是“共产党员跟我上”。遇到危险的事,总是“党员干部留下来”。我所在的连队是一支英雄的连队,战争年代曾经荣获过十七面锦旗,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两次荣立大功,被部队称为“大功五连”。五连的一代一代指战员,传承了英雄连队的基因,在部队工作中争先进,扛红旗。生活在这样的连队,浑身都充满了积极向上,为党工作的激情。入伍第一年,我就写了入党申请书。

那个时期,我积极靠近党组织,向优秀的党员学习,学他们的样子工作、学习、帮助同志。入伍第二年,有不少表现突出的新兵已经开始入党了。我的思想出现了波动,就在这个时候,指导员及时找我谈话,他告诉我:组织入党是短期的,思想入党是长期的。只有思想上真正入党,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从那以后,我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学习党的历史,从中领会党为之奋斗的宗旨和目的,理解党的现行路线方针和政策,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努力改造世界观,在思想上首先入党,行动上自觉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管人前人后,都能坚持一个正确的人生导向。入伍第三年,在党的生日那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天,我彻夜难眠,在日记上写道,绝不辜负党的期望,将一生交给人类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

我努力践行诺言,在部队工作22年,两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回地方工作21年,曾连续5年被市直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7月1日,建党80周年时,被市委表彰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回顾走过的历程,我深切感受到,是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从任人欺凌的民族危难中赢得了站起来的尊严,党和人民在同呼吸共命运中建立了血肉联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人民的翻身作主人。当时代发展到今天,虽然党面临着长期执政的考验。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初心没有变。纵观世界上的所有政党,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那样没有一党的私心,它的全部努力都是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没有哪一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那样能从严治党,这已经被党的历史和反腐败的实践所证明。在当代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不会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在面对巨大的风险挑战和外强虎视眈眈的强国路上,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国家就会四分五裂,人民就会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回顾入党的经历,更加感到党的伟大、光荣,也坚信党的正确。虽然已经退休,不能在工作岗位上为党继续工作,但思想和心依然和党在一起,在新的征程上,为建设强大祖国的英雄们鼓与呼,让生命的余晖展示光彩。

我坚信 ,未来的党,必是风华正茂的党,未来的中国,必是强大的中国!一个人的生命只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责任编辑:高亮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