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要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网络执行查控让老赖“现真身”
作者:桦甸法院 陈旭  发布时间:2021-07-21 14:02:39 打印 字号: | |

“法官,你们的查控系统太牛了,太感谢了”。近日,桦甸市人民法院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成功执结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赢得了当事人的连连称赞。

几年前,臧某向王某借款5000元,却未在约定时间内还款,王某经多次讨要后未果,故向桦甸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判决,臧某偿还王某借款5000元。判决生效后,臧某并未按照判决履行相应的给付义务,王某遂向桦甸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桦甸法院执行人员按照判决书地址向被执行人臧某依法邮寄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执行法律文书,却被以迁移新址不明为由退回,申请执行人王某亦未能提供出臧某现居地的有效线索,其所掌握的电话也已不是臧某所使用。执行人员又通过执行系统线上查询,也并未发现臧某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几个银行账户内均没有存款。考虑到这些账户依然有钱款进账的可能性,执行人员将所查询到的银行账户均进行了线上冻结处理,并每隔15日发起一次网络扣划,以便及时对进账财产采取措施。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后,仿佛“人间蒸发”般无迹可寻的被执行人臧某主动向法院打来电话要求履行给付义务。通过沟通了解到,臧某有房屋贷款,临近还款日才发现自己用来还房贷的卡被冻结了,这才主动联系法院还钱。为避免影响个人征信,臧某主动将欠款还给了王某。至此,此案得以圆满解决。     

执行法官足不出户,鼠标一点就能对被执行人在全国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财产查得到、冻得住、扣得了。此举从根本上减轻一线执行人员和银行员工的工作压力,大大提高执行工作效率,降低执行成本,也让被执行人的金融资产无处遁形。近年来,桦甸法院大力推行“互联网+”执行工作模式,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实现多种财产形式“一网打尽”,用信息化手段破解“执行难”,当事人对法院执行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高亮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