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6月23日起,各地将进入密集的高考放榜时间。得知成绩的你是欣喜还是悲伤?无论如何,都要收拾好情绪,准备好接下来的志愿填报。每年都有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动,编造种种诈骗套路,为此,蛟河法院递给你一份高考招录防骗指南,请查收!
诈骗手段一: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知道成绩的心理,通过家长群、考试群、手机短信等渠道发送“提前查询分数”的虚假广告链接实施诈骗。通过诱骗考生填写身份证,准考证等隐私信息,来实施诈骗。
【提醒】查分的官方渠道只有一个,即考生所在省教育考试院,可登录其网站或官方微信等进行查询。
诈骗手段二:不法分子利用家长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方式,假冒高校招生人员,极力宣称一些所谓的“内部指标”种种优势,等被骗人上当后,便会以各种借口索要金额不等的各种好处费。
【提醒】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的诈骗信息,应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
诈骗手段三:不法分子向考生和家长发布虚假录取信息,诱导其将学杂费、录取费等打入指定银行账户。切记,以录取为名提前收取保证金、占位费等费用的都是诈骗。
【提醒】有些学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上公布录取考生的信息,考生可以电话咨询被录取的院校。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
诈骗手段四:不法分子通过注册以假乱真的山寨版招生部门网站和公众号来迷惑考生和家长,假冒、仿冒官方网站,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严重扰乱招录秩序。
【提醒】每年具有本专科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都会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考生和家长可通过登录教育部官方网站核实信息。同时格外注意注册公众号主体是否为教育主管部门官方开设。最后,蛟河法院祝愿所有高考考生金榜题名,考入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