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昌邑法院一直高度重视涉诉信访工作,全力为来访群众排忧解难,形成了齐抓共管、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层层把关、全员参与的信访工作格局。4月份以来,结合“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该院再一次做出新部署新举措,推动信访工作取得新进展。
做到“四心”标准
信访接待工作是信访工作的第一个关口,如果接待工作没有做好,那么很有可能造成矛盾激化。主管院长对信访接待员提出要做到“四心”,一是记录要用心;二是解释要细心;三是听取来访人意见时要耐心;四是对待上访人感情上要有爱心。
一个多月前,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大爷王某拿着一摞材料步履蹒跚地走进本院立案信访大厅反映问题。当时在信访接待室值班的法官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和老大爷拉家常的同时,耐心解释相关法律和政策,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劝说,终于解开了许某的心结,问题得以解决。
“人人都是信访员”
为进一步推动信访窗口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建设,提高群众对信访窗口和对人民法院整体的满意度,安排全体员额法官共34名在信访接待室轮流接访,营造“人人都是信访员”的信访工作氛围。
信访工作中会遇到群众反映的许多问题,员额法官只有在真正接待信访人时才会了解到信访人的诉求,从而在办案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在源头处控制,及早做好预防工作。
同时昌邑法院要求每位员额法官接待信访人时,初步问清情况后,能解决的力求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引导当事人到相应的庭室处理,截至目前,轮流接访的员额法官们已接待来访群众3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了不少烦心事。
明确“首接责任制”
信访工作不只是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法院的事情,昌邑法院明确实行“首接责任制”,凡是群众需要反映问题,不管找到哪个干警,干警都会热情接待并帮助解决,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或不能解决的,干警会引导群众到相应庭室处理,不会出现无故推诿或拒绝的情况,及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努力实现“让群众只跑一次”目标,并在办理结束后由首接人员及时将情况反馈至信访部门。
线上线下同步接访
为方便群众信访,昌邑法院将信访室、值班室电话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在信访接待窗口明显处粘贴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和信访接待电话,引导群众通过来电、网上信访等方式反映信访诉求,保证信访专线电话畅通、网上信访及时回复,便利群众申诉信访和对法院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多方联动齐抓共管
加强与上级法院、上级信访部门和院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加大对信访问题综合治理的力度,集中清理解决一批陈年信访积案,上下联动化解信访案件,提高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人民群众检验法院工作的“试金石”,让群众通过法院信访工作的便捷、快速、高质量,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司法正义。
下一步,昌邑法院将结合“万警大走访”活动开展带案下访工作,安排法官干警到来访不便的群众家中倾听诉求、解决问题;将坚持司法为民原则,主动担当作为、创新工作举措,全力化解信访案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