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拿到法院的判决后,原告张某心想:“有法院的一纸文书,这钱总算是有着落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即便如此,被告孙某仍旧“无法无天”,不肯还钱,甚至与法官玩上了“躲猫猫”。无奈之下,张某只好继续走上他的维权之路……
原来,张某因一起借款合同纠纷在船营法院起诉孙某,要求偿还5万元本金及利息,胜诉后,孙某仍旧拒不履行。
经财产调查发现,孙某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向法院提供的住所系租房,户籍地仅有农村自建砖房。而办案法官多次联系孙某均联系不上,于是数次前往孙某曾经的租房、户籍地住处及周边调查走访,从村委会得知,孙某是当地农民,靠种地谋生,农闲时外出打工,已经纳入的失信和限高措施对孙某根本就起不了作用,案件陷入僵局。
一周后的某一天晚上7:05,张某联系执行法官,称其看到孙某出现在户籍地。随后,执行干警立即奔赴现场,发现孙某正在家中聚餐,执行干警进入院后,屋内人匆忙锁上正门,二名法警果断前往后门拦截,与刚要逃离的孙某撞了一个满怀,在众人努力下成功控制住孙某,并在派出所录入信息后,将其带回船营法院协商履行义务事宜。
抓到了人,张某悬着的心落下了,“这回钱总能要回来了吧!”张某自顾自地想着。可与孙某几番交谈下来,发现孙某丝毫没有还钱的意思,看着他微信里的转款记录,张某也怒从心中起……
法院办公室里,办案法官对孙某进行着说服教育,并明确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后果,沟通中,张某表示愿意放弃一部分利息,但孙某始终以“我现在身上没有钱”为由拒不履行义务,甚至面对法官提出的找担保人请求也一言不发,装作没听见。
见此情况,执行法官依法对孙某进行搜查,发现孙某手机微信账户余额有800多元,并发现其转账较为频繁。综合以上因素,船营法院对孙某司法拘留15日,并告知孙某在拘留期间履行义务可以提前解除拘留。
孙某被送往市拘留所,此时已经是晚九点整。
下一步,船营法院将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形成打击拒执的高压态势,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好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