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丰满区法院秉持无论大案小案,都关系着公平正义,都关系着社会和谐,都关系着申请执行人的切身利益,不遗余力将一起小标的额案件一执到底。
简要案情:2020年7月2日,李某霞用一台旧的电动三轮车换取电动车修理部卓某辉的一台新电动三轮车,经测算并协商同意,李某霞付给卓某辉差价款11600.00元。李某霞因当时没有钱,向卓某辉出具了有效欠据。此欠款李某霞一直未还,卓某辉诉至法院。法院裁定李某霞在规定时间内偿还欠款。
但李某霞还是未还,卓某辉申请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法官了解到,被执行人李某霞身有残疾,母女靠政府的低保金维持生活。当初在原告处购三轮车,本意是想用车拉脚挣钱,还完车款后补贴家用。但以后因为疫情和其它原因,根本没有挣到钱,所以没有偿还能力。
申请执行人卓某辉也倒出了一肚子苦水。原来卓某辉经营的电动三轮车修理部也是在亲友帮助、银行贷款才支撑起来的。开业后也因遇疫情,基本没有挣到钱,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起诉至法院并申请执行的。
一方确实没有偿还能力,另一方小店在勉强支撑还要偿还贷款,这起万余元的小标的额案件,要想案结事了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考虑到双方的实际情况,只能从调解中寻求解决办法,执行法官把双方叫到法院,又千方百计把双方的部分亲属、朋友请到法院,大家面对面商讨解决办法。经过一番深入调解,李某霞同意每月偿还卓某辉300元,李某霞的朋友自愿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案件到此告一段落。双方还是以平和的心态走出法院大门的。
在法院大门口,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原来,卓某辉发现不远处有一辆电动三轮车,正是他赊给李某霞的那辆车。但在调解的过程中,李某霞曾谎说她因看病急需用钱,把车卖掉了。对此,卓某辉表示了强烈不满,双方由激烈争吵到动手撕扯。
为防止矛盾加剧,法院又把双方叫回到法院。执行法官对李某霞进行了严厉批评,不能因为自己情况特殊,所作所为就不受法律制约,法院就无法执行、不予执行。合约是在诚信的基础上达成的,在合约的执行上说谎、欺骗,是极不道德的,应该受到良心的谴责。李某霞转变了态度,对其不当行为表示后悔。
在接下来的调解中,执行法官的话感动了李某霞的朋友,李某霞的朋友提出将三轮车返还给卓某辉抵顶欠款5000元,自己替李某霞偿还2100元,请求卓某辉考虑李某霞的现实状况,最好放弃部分执行款。执行法官的话也感动了卓某辉的父亲,他也说服儿子放弃部分执行款,最终卓某辉放弃了近5000元的执行款。
民生无小事,这起看起来的小标的额案件,在难以执行结案、且又随时都能加深双方矛盾,以致影响社会和谐的案件,在法官和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案结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