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牢固树立为群众办实事的理念,认真组织开展“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市法院积极组织开展“法官送法进校园”等法治宣传活动,4月21日,在吉林石油化工学院二教报告厅开展了“远离校园套路贷,我们的青春不负债”法律知识讲座。
为使宣讲内容更贴近学校师生日常学习生活所需,市法院派专人对吉林石油化工学院开展普法走访调研,了解师生“急难愁盼”的法律问题。通过与学生代表以及各年级辅导员交流讨论后,了解到目前网络上存在着“校园贷”“套路贷”等新型黑恶犯罪形式,学生对这些犯罪形式了解较少,防范能力较弱,急需提高法律意识,增强防范能力。针对这一急需解决的问题,市法院有目标、有计划、有安排地开展了专题法律知识讲座。
本次法律知识讲座由龙潭法院闫晶轶法官主讲。旨在切实维护学生权益,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不良校园贷的危害,远离不良校园贷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帮助同学们增强防范非法校园贷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讲座主要围绕套路贷、校园网络贷款风险、大学生如何防范校园贷、大学生的消费需求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们讲解了“套路贷”的概念、表现形式、实施手段、危害等。同时结合电信诈骗等校园不良网贷的常见形式,通过鲜活的案例,告诫同学们要做到“四不原则”:不汇款、不轻信、不泄密、不链接,教大家如何用“火眼金睛”识别骗局,避免上当受骗。并呼吁学生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杜绝攀比心态,不要盲目追求享乐,要积极提升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到合理消费,量力而行,如果有必要进行贷款时,要多与家人商量,通过银行等正规渠道办理贷款。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知识讲座充分认识了非法“校园贷”存在的隐患和风险,在即将进入社会的时刻,这一堂法治课令自己对套路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以后正确理性消费敲响了警钟。
“送法进校园”是市法院开展“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法院延伸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触角的重要方式。下一步,市法院将认真发挥司法审判职能,积极研判案件趋势,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多维度多层次加强宣传力度,继续加大对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相关案件的打击力度,为构建平安、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