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激浊扬清·勇担使命】传承红色基因 筑牢政治忠诚——磐石法院组织党员干警重走抗联路 实地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作者:磐石法院  发布时间:2021-04-19 15:03:44 打印 字号: | |

磐石,曾经是抗日英雄杨靖宇战斗过的地方,“将军榻”“子弹笔”见证了杨靖宇在这里的抗日岁月。抗日活动纪念碑、烈士纪念地和杨靖宇纪念碑等东北抗联活动遗址,正是磐石红色文化的根脉所在。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扎实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走深走实,3月28日上午,磐石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陶银刚带领全体党员干警,以“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筑牢政治忠诚”为主题,赴磐石市东山烈士陵园,重走抗联路,共同追忆抗联的光辉岁月。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追随着抗日斗争的革命步伐,干警们沿磐石抗日武装历史沿革碑、王景洲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碑、杨靖宇纪念碑等红色路线进行参观。并听取了讲解员讲述抗联战士在当时艰苦环境下的英雄事迹和艰辛历程。

 全体党员干警在杨靖宇纪念碑党旗前整齐列队,表情庄严肃穆,面对党旗,举起右拳,重温了入党誓词,向党、向烈士、向人民许下了铮铮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在党旗下接受心灵的净化和洗礼,牢记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传承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以此表达为审判事业奋斗终身,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坚定信念。

大家边走边看边听,并不时驻足思考。透过历史的痕迹,干警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操,领会到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王景洲(1929--1951.3.2),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铁路援朝大队,首批跨过鸭绿江,1951年3月2日黎明,为了弹药车免遭敌机轰炸,和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将弹药车推进山洞隐蔽,并在危急时刻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下滑的车辆,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当场壮烈牺牲,时年仅22岁。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表彰其不朽功勋,中共志愿军铁道军管总局党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给追记一等功,并授予二级英雄称号。《人民日报》等国内十几家报刊、杂志、电台,都以"不朽的人"为题,报道了其英雄事迹。"王景洲烈士之墓"矗立在朝鲜的沸流江畔。1988年10月25日,高6米的白色花岗岩王景洲烈士纪念碑在磐石火车站北侧落成,吕正操将军亲笔题写"王景洲烈士纪念碑"八个鲜红大字。

1932年,杨靖宇带领一支队伍来到磐石,在这里召开了抗日武装会议,改组了磐石游击队,把磐石工农义勇军从危难中拯救出来。又将磐石游击队改编为“中共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使磐石党的工作游击斗争得到发展和壮大。

 “今天,磐石法院组织党员干警重温这段历史,目的就是激励广大党员干警继承先烈遗志,牢记党的宗旨,永葆革命本色,以实际行动为开展各项审判工作夯实思想根基、注入新的动力!”

党组书记、院长陶银刚如是说。

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一环,干警们受到了一次震撼人心和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深受启发和教育。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缅怀先辈,继承光荣革命传统,以此次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为契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勇担历史使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艰苦奋斗、苦干实干,为磐石法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在这片土地上,磐石法院围绕“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工作主题,多次深入开展争创“党员先锋岗”,争当“优秀党员”和“学习型党组织”等主题党建活动。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实践,有效实现了队伍素质、审判质量和司法公信力的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高亮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