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激浊扬清 勇担使命】担当彰显初心 实干践行使命——记吉林市丰满区人民法院政治部郑艳栋
  发布时间:2021-04-19 14:10:49 打印 字号: | |

4月5日,是清明节小长假的最后一天。20时许,丰满区人民法院4楼西侧的一间办公室灯光熄灭,郑艳栋从法院大楼里走了出来,车子启动,一张早上写的纸条在挡风玻璃板前,他突然想起,女儿早上说让他下班买一块蛋糕回家。

作为丰满法院干部科科长、综合办公室主任,郑艳栋想把每一件工作都做好,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有纰漏。说实话,他感谢这个小长假,节前手里没干完的活在这些天能往前赶一赶。一些需要维修的大工程,这些天都能进场施工。第一季度的总结、上周工作的大汇总、下周的工作计划,这些文案方面的内容都能在施工的间歇完成。

这几天,也有部分干警在加班,食堂的伙食不能差,他亲自编了菜谱,不能让付出辛苦的同事吃不好。

休息日加班在郑艳栋的生物钟里已经成为常态,他认为心静才能出活。加班后的周一,心里才更有底。七年来,郑艳栋的家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加班频率。只是他自己,心里总是怀着深深的歉疚……

丰法人经住了疫情这场大考

农历庚子鼠年春节,全国疫情阻击战打响。丰满法院在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时任干部科科长的郑艳栋知道这场疫情意味着什么。

“艳栋,让我去”“郑科长,我没成家,让我去吧”包保社区第一步工作,招募下沉社区执守的志愿者,看着干警们争着报名去社区服务的场景,郑艳栋很是感动。

沉稳的郑艳栋提前与社区工作人员对接,了解了社区的分布情况,同时按院党组部署组织召集干警,将志愿者细化分工,安排好大家的后勤保障工作。

表面上看,一切按部就班。同事们不知道,郑艳栋的内心一直紧张忐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说不懵绝对不现实。怎么做好后勤保障,怎么能在我们的职责内做到有效防控疫情,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全新的考验。”

这边干警下沉社区,法院那边不能影响正常工作。每天定时定点测温,坚持汇总上报。包括干警和职工家属的健康状况,均在法院关注范围。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郑艳栋直接负责的工作群达到十二个,除了每天正常的汇报、通知、汇总,还有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的通知……24小时,吃饭、睡觉、包括去卫生间,郑艳栋的手机都不敢离手。

他把自己分配到疫情较为严重的社区,当小区进入全封闭后,每家每户居家隔离,人的心理底线也在承受着考验。郑艳栋和同事们对居民的管理周到细致,对情绪激动的群众进行耐心劝解。小区居民得知他们是法院干警后,一位大妈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法院为咱们把大门,我们还不配合工作,白活这一把岁数。”

他是干警的“大管家”

2020年10月,郑艳栋同志兼任综合办公室主任。基建改造、经费保障、设施维护、车辆管理、食堂服务……行政后勤工作重复繁琐,干警生活样样都要细心周全,不容半分差错。

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考验着这名后勤管理干部。郑艳栋在全院推行“暖心工程”,用他的话说,只有暖了干警心,才能暖民心。

在家做不上一顿饭的郑艳栋对厨房来了热情。调查多数人的口味,编写最新菜谱,开发菜系新品。仅一周时间,丰富的营养餐呈现给干警,食堂的“生意”火了起来,很多干警向大厨学艺,打算给家人露一手。

为了营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他着手改善全院基础设施条件,先后完成院内室外绿化工程、两个“一站式”服务中心改造施工、太阳能维修改造等20余项工程项目。

管理改建工作必然要“碰硬”,历任不敢碰,不愿意碰的,郑艳栋做了尝试。他将制度管理与科技管理并用,带头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透明化管理中,规避工作风险,工作顺利开展。

经过一年的检验,郑艳栋成为丰满法院干警公认的“大管家”。

郑艳栋说:“‘管家’这个词不是管事多,而是活比较多。”干警们的需求,他都想在前头,有了需要,他会第一时间出现并解决。

用干警们对他的评价,郑艳栋是把丰满法院当成了家,把干警的事放在了自己的心里。

运用高科技,创新全院工作新模式

为了实现在法院远程庭审当事人,进行庭审程序,提高审判效率,在全国智慧法院建设如火如荼的关键时期,丰满法院全面投入信息化建设,郑艳栋全程参与科技法庭、数字化审委会、执行指挥中心等多个项目的实施和改造。他既是指战员,又是一线工兵,创新开发了多款办公软件,多次攻破技术瓶颈难题,探索出先进的审判管理模式,促进丰满法院审判质效指标全面提升。

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为确保审判执行工作有序开展,郑艳栋第一时间与检察院和看守所对接,通过联通公司一根专线,将三家单位联在了一起。被告不需要走出看守所,三家司法机关在网络上就能联合完成整个提审的法律程序。

随着审判数据量的增加,丰满法院网络数据中心硬件已经难以满足日常工作需求,在不能影响办公又不能影响施工的双重要求下,郑艳栋带领施工团队,利用夜晚施工,熬过了15个夜晚,按原计划提前了一周完成了机房的建设和迁移工作。

灵活搞党建 让主题活动更精彩

接管政治部工作,更需要郑艳栋和群众打成一片,“为干警提供服务保障,让干警服心工作,只有把法院当成‘家’才能有这个境界。”在郑艳栋的牵头下,丰满法院以“干警之家”为活动根据地,无论是三八妇女节、七一党的生日,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和集体活动,让这个“家”越来越温馨,聚拢的干警也越来越多。

在近期的一个主题党日活动上,郑艳栋的党史课,博得党员干部的阵阵掌声。书本上了解不到的知识,郑艳栋在共产党人的传记里挖掘出来。“我讲的,是大家希望听到的,又不是平日里在一般的党课上能获取的。”他说,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更加吸引群众,挖掘到更深层次的党史背后的故事。

创新宣传 实现法院信息“10万+”浏阅量

疫情防控期间,郑艳栋一边组织防疫,一边不忘鼓舞士气。他鼓劲干警们写下沉日记,记录这段难忘的日子。

在一篇日记中,有这样的一段记录:今天是下沉社区参加防疫工作的第二天。出门前本想亲亲还在熟睡的女儿,但最近接触特殊的工作环境,做母亲的还是忍住了这个想法……

正是一篇篇短小而饱含深情的记录,组成了丰满法院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系列报道。这些报道被省院转载,瞬间,这个宣传形式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10万+”浏览阅读量,让丰满法院的名字在全省法院系统中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位。丰满法院干警“战疫”的一幕幕重新展现在读者面前。

“当时真的挺艰难。我们策划这个形式,本想在院里起到互相鼓励的作用。没想到,那么多的人在关注着我们。” 郑艳栋说,在水深火热的关键时刻,是干警们的这些日记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下沉干部的生活和工作。他们也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相信每一个付出的背后,都会有社会的认可。

努力实干加上才思敏捷,利用党、工、团齐抓共管的便利条件,郑艳栋结合丰满法院实际,制定多项详细的争先创优规划和实施方案。他带领同事创建多个内外宣传平台,抓住全院宣传工作的特色亮点,讲好丰法故事。在庆祝建党98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汇报演出、“传承五四精神·书写人生华章”主题红色教育等大型活动中,塑造了丰满法院的文化形象。

“最对不起的就是亲人”

郑艳栋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爱人在职教园区工作离家较远,自己的小家完全托付给了老人。可当老人或孩子生病的时候,郑艳栋整个人都要崩溃。

疫情期间,郑艳栋的父亲生病,他刚把老人送到医院门口,就突然来了电话,院里要召开紧急会议。老人说:“工作要紧,我自己能行,你快去工作吧。”说完,老父亲自己向医院大门走去。望着父亲略有佝偻的背影消失在茫茫的大雪里,郑艳栋鼻子一阵发酸。

有一次春天的雨季,孩子发热,郑艳栋和爱人都不能回家。老人带着孩子去医院,在回家的路上下起了瓢泼大雨。老人和孩子被淋湿后,不但孩子病情加重,老人也开始发热。每提起这事儿,郑艳栋感觉自己对不起他们,为人父和为人子,郑艳栋说,自己40多岁了,感觉最亏欠的就是生自己的人和自己生的人。

七年来,郑艳栋没有休过工龄假,节假日加班更是常事儿。爱人埋怨说:“和你结婚后,你就没再带我们娘俩出去过。”

郑艳栋说:“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如果有一天真的让我停下来,不承担这么多的责任,不做这么多的工作,我自己可能都不会适应。” 郑艳栋的心里装着丰满法院后勤工作的每一件事,他的笑容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奉献”和“坚守”两个词看似简单,做得好则需要时间的考验。


 
责任编辑:高亮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