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党建园地
【红色记忆·最初的承诺——讲讲我的入党故事】系列主题征文展播《最初的梦想 传承希望》
  发布时间:2021-04-15 15:45:38 打印 字号: | |

编者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入党初心,牢记使命责任,书写着永远跟党走的动人故事。为庆祝党的100周年华诞,落实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要求,加强全市法院队伍思想和纪律作风建设,坚守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面向全市法官干警组织开展“红色记忆·最初的承诺——讲讲我的入党故事”主题征文活动,把个人成长融入党的事业、祖国发展,展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良好精神风貌。此次共收集征文67篇,现将优秀作品进行展播。

王晶,女,汉族,吉林蛟河人,1981年6月出生,200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吉林省蛟河市人民法院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并在2019年荣获优秀公务员,2020年荣获嘉奖。

从我记事起,“父亲”这个称呼对我来说一直比较“陌生”,因为他一直很忙,总是在我睡着后才能回到家中,而当我醒来时,他早已在前往单位的路上。无论是上学、放学,总是见不到父亲的身影,就连每周双休日,他也会前往单位忙着工作。那时的我,最渴望的是父亲的拥抱,希望他能放下手中的工作,好好地陪我看看书、做一次手工、带着我去一次超市买点玩具,哪怕是坐下来和我聊聊天。可是在他的心中,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工作似乎永远比家重要,比他的女儿重要,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工作永远排在家庭的前面,从那时开始,我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不喜欢他,因为我在他的心中不重要。

渐渐我长大了,他提职当了场长,可改变的只是岁月的变迁,亦或是他的职位,不包括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是一如既往的陌生。从那时开始,我的头上有了“场长女儿”的光环,我以为我可以自由一些,在学校里可以让别人高看一眼,但是并没有。父亲成为场长后,他第一次和我还有我的母亲谈了一次心,那是我们之间的第一次谈心,却只有一个话题“你们虽然是我的家人,但是并不代表你们有特权,我是个党员,我的职务是党和人民赋予我的,不允许我滥用,希望你们能理解我的工作。”那时候我开始讨厌“党员”这个群体,因为在我的眼中,“他们”只有工作没有家庭,冰冷的让人害怕。似乎所有人都比我和母亲重要,他能和下属谈心,和工队长交流,却忽略了他的妻子和女儿。

学校毕业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忙着找工作,同学都会这样告诉我,你有个好父亲,一定能找个好工作。对此我特意去找了父亲,希望他能为我寻求一份好的工作,毫无意外,他拒绝了,用的还是以前的理由,他是个共产党员没有特权,那时的我很绝望。连父亲都不能依靠,只能靠自己,所以只有更努力,我才能为自己找到出路。终于,在自己的努力下,年轻的我成为了一名法院书记员。

书记员的工作异常辛苦,因为需要记录当事人和法官在法庭上说过的每一句话,对于我这个非专业出身的人来说,开始的时候总会有些手忙脚乱,分不清重点,跟不上语速,虽然同事们总会耐心的纠正我、等待我,可是,宽容的背后,却让我对自己产生了很深的自责,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对自己失去信心,连回到家也是一副颓废的样子。不久后我的科长突然找到我,关心我的近况,问我是否需要帮助,我和她讲述我的心理需求,并请求她能在业务上帮助我摆脱现状,她当即同意。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还有科长每日的听打测试,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渐渐的我脱离了困境。而就在我的工作渐入佳境时,父亲退休了,退休的他终于有了时间,开始关心起我的一切,但在我看来,一切都太迟了。

有一天,我所在部门的党支部书记找到我,结合我的工作表现和非党员的身份,希望我能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那时的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因为,不想成为我父亲那样的人,我希望能有自己的生活。当父亲知道这件事后,第一次和我发了火,我当时很震惊,因为连我求他为我安排工作时,他都没有发火,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因为这件事情大发雷霆。我们大吵了一架后,我负气离开了家。第二天,父亲破天荒的来到单位寻我,希望能和我谈一谈,我同意了,当晚在客厅里,开始了他和我的谈话。他问我为什么不喜欢入党,我告诉了他我的原因。他听后,和我讲起了他自己的故事。他在单位担任场长的时候,恰逢国家对事业单位进行国有制改革,许多国有单位自负盈亏,可随着场子的效益下降,和国家政策的转变,许多工人都下了岗,失去了自己工作和工作来源,生活变的异常艰苦,身为党员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时的他承担起了场里的重担,开始参与场子的经营,为的是让更多的工人、同事能够保住自己的收入来源,他不得不舍弃了他的家庭,他的女儿,因为他的身上肩负着全厂老少的希望,他经历过社会的动荡,品尝过生活的艰辛,那时的他,希望能够带领全场的党员干部,正真做些实事,改变困境。但是,他从来都不曾放弃过对我的关注,他拿出了我从小到大的每一次成绩单,并参与每一次的家长会。他说,为了我,为了家庭,为了全场的人,身为党员的他必须扛起这个重任,让所有的人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艰苦的日子,挨饿的滋味他尝过,所以他不想让自己的经历过事情,在全场人的身上再经历一次,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是一名党员的誓言。看着手中的成绩单,我忽然想起,他从不饮酒,每年似乎只有在我生日的时候,才能从他身上闻到酒味。原来,他一直关注着我,只是没有告诉我。他说,他这一辈子,对不起家庭,对不起女儿,唯独对得起的是党交到他手中的责任,他希望,作为他的女儿,我能继承这份责任。因为,我是他的女儿,因为那里有他对我的期望和嘱托。“党员”两个字,第一次让我对它有了期待。

在父亲的鼓励与支持下,2007年6月我光荣的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父亲当时和我说的话,我一直都记在心中,每当我退缩了、害怕了,总是鼓励我坚持着,我的入党经历渗透了父亲太多的期望和激励,因此也就变得意义非凡了。

2021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20个年头,经过中国共产党13年的培育,光荣的成为蛟河法院机关党总支专职副书记,我的思想坚决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理想信念比较坚定,在工作中多干事、不求名利,多工作、不讲待遇,尽心竭力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能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人正直,做事干练,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全局观念。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能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我终于明白父亲当年为什么那样舍小家顾大家的奋斗着,那是党员的责任意识,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是敢于挑起责任的担当,是不畏艰难困苦的毅力。我的孩子现已是高一的学生,在他初二的时候已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我和孩子入党和入团的经历,那正是父亲作为一名老党员的发光发热,使他的后代也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努力成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如今,我和曾经的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中层干部,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份子,每当“七一”党的生日时,我总会和父亲小酌一杯,不为别的,只为他给了我最初的梦想,给了我传承的希望。


 
责任编辑:高亮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