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党建园地
【红色记忆·最初的承诺——讲讲我的入党故事】系列主题征文展播《最初的承诺——讲讲我的入党故事》
  发布时间:2021-04-13 15:20:43 打印 字号: | |

编者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入党初心,牢记使命责任,书写着永远跟党走的动人故事。为庆祝党的100周年华诞,落实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要求,加强全市法院队伍思想和纪律作风建设,坚守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面向全市法官干警组织开展“红色记忆·最初的承诺——讲讲我的入党故事”主题征文活动,把个人成长融入党的事业、祖国发展,展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良好精神风貌。此次共收集征文67篇,现将优秀作品进行展播。

陈应贵,男,出生于1975年11月,汉族,本科学历,毕业于大连陆军学院后勤指挥专业。2013年,从部队转业分配到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在技术处、行装处和案件执行处工作,2014年度获得了嘉奖、2015年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被评为优秀称号。

光阴荏苒,时间如白驹过隙,流逝的时间与增长的岁数,总能冲淡脑海中的很多记忆,但我入党的故事却历久弥新,永远不能忘怀。我家一共有五名党员,我的爸爸是名老党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积极响应号召,转业到农村,担任村里的书记,为农村发展贡献了大半辈子。小时候爸爸经常和我讲抗美援朝时期的故事,每次我都听得津津有味。我的二哥、二嫂、二姐、二姐夫也是党员,他们都是在一线为人民服务。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党员的形象不仅停留在电视里看过的抗战影片和听过的故事里,更是融入到了我的生活之中。共产党员是积极向上,努力奋进,甘于奉献的那一批人。“党”这个词在我的幼小心灵里深深扎了根。 读了书以后,在语文课本里我读到了刘胡兰、董存瑞、雷锋、焦裕禄等群体英模人物的事迹,那时,我已模模糊糊地认识到,共产党员和一般人不一样,他们能做到为了革命事业,坚强不屈、永不叛党、不怕牺牲。在我的脑海里塑造了高大光辉的党员形象,假如我也能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多么好。 后来上了高中,我的同桌是班长,学习刻苦、乐于助人,他在高三那年入党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全年级只有两个人得此殊荣。我那时候想,党员不但学习好,更要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只有优秀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党员。 高中毕业那年,爸爸把我送到了部队,临上车时,爸爸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孩子,到部队好好干,一定要听话,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我爸爸在部队里就是优秀党员、优秀干部,对党组织有充分的信心和尊崇,对此他一直都心存感恩。对于我参军入伍,爸爸始终认为,加入党组织,这条路是必须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的。可是,入伍前两年,我并没有马上写入党申请书,我总是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阅历少、资历浅、贡献小,群众威望不够,离党员的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还难以担当更大的责任。在部队的前两年里,为了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为了那个散发着光芒的名字,我不断地鞭策自己,刻苦努力,待人真诚,友爱战友。我担任过班长,获得过优秀士兵、学雷锋优秀标兵荣誉称号,两次荣立三等功,始终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在部队顺利地通过了党组织的考验。遥想那年,炎炎六月,我还是一名在军校的学员,即将踏入部队的基层连队,我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庄严的誓言犹在耳边响起,每每想起那一刻,仍使我热血沸腾、感慨万千。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激动地说我成为了家里第六个党员! 到基层连队参加工作后,我常常会想起自己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的情景,那情那景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流淌在我的血液中、萦绕在我的胸膛里,是鞭策我矢志不移为党工作的强大动力。如今,我转业到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近8年时间了,虽然说法院工作很繁琐、很细碎,可我依然享受着这份忙碌带给我的快乐,并且乐在其中。2014年度获得了嘉奖、2015年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9年被评为优秀称号。我希望等我老的那一天,我也能像保尔一样,问心无愧地说出,“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将继续在平凡中默默坚守,在坚守中慢慢成长,在成长中美丽绽放,孜孜不倦地学习,兢兢业业地工作,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这也许不够高大、不够光辉、不够壮烈,但我会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将共产主义信仰作为我终极一生的向往和追求!


 
责任编辑:高亮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