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党建园地
【红色记忆·最初的承诺——讲讲我的入党故事】系列主题征文展播《讲讲我的入党故事》
  发布时间:2021-04-02 14:12:48 打印 字号: | |

编者按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守入党初心,牢记使命责任,书写着永远跟党走的动人故事。为庆祝党的100周年华诞,落实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要求,加强全市法院队伍思想和纪律作风建设,坚守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面向全市法官干警组织开展“红色记忆·最初的承诺——讲讲我的入党故事”主题征文活动,把个人成长融入党的事业、祖国发展,展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良好精神风貌。此次共收集征文67篇,现将优秀作品进行展播。

 

王全新,男,1968年8月出生,200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桦甸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2008年被省高院评为全省优秀法官,被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评为十佳审判长;自2009年起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10年全省法院“调解能手竞赛”中被评为调解能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了坚守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以革命精神激励全体党员争做时代的开拓者、奉献者,全国上下开展红色回忆·最初的承诺—讲讲我的入党故事的征文活动。当我看到此题材的时候,时光好似倒流,记忆长河一下回到我的童年。

我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在我小的时候没有任何现代娱乐活动,可以说听老人讲故事就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也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记得当年我家门前有一棵老槐树,树龄可以说是我的太爷爷辈。每当夏天来临,为了乘凉,在茶余饭后,左邻右舍的女人们便拿着小板凳环坐在老槐树下唠一些家常,干一些手工活,岁数大的一些老“革命”们在一起下象棋,孩子们便围着老槐树尽情嬉戏。当孩子们看到老“革命”们下完棋后,便一窝蜂的缠着老“革命”们,让他们给讲一些历史革命故事。此时一些老“革命”们便神情庄重,抽出别在后腰中的烟袋锅,端在手中,思绪陷入痛苦的回忆中。有的老人讲述一些其亲自参加的战斗,但更多的老人讲述一些其身边战友的先进事迹,但至今我印象最深的仍是听讲述在解放战争时期为部队的顺利前进,扫平障碍,举起炸药包炸碉堡的董存瑞、上甘岭战役中毅然以自己的身躯堵枪眼的黄继光,为了最终的胜利,不被暴露目标,在烈火焚烧身躯而纹丝不动的邱少云烈士们等的英雄事迹,尤其是听讲到在上甘岭战役中彭德怀元帅亲自喊出“三十八军万岁”口号时候,我们那些不懂事的孩子们也神情肃穆,高举右手跟着喊“三十八军万岁”。在懵懂的孩童时代的时候,通过这些革命故事我们便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那些先烈们用其生命和鲜血给我们创造的无忧无虑的和平生活,每场战斗的胜利,在关键时刻都是那些共产党员们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不怕牺牲,把最危险的任务留给自己,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才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伴随着英雄们的事迹,我开始了小学生涯。此时我才懂得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那些无私奉献的先烈们用其鲜血染红的,所以立志加入中国少先队是我当时最高的目标。那时在全国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高潮的时候,我与我的小伙伴们以先烈为榜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做好人好事的浪潮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晃进入了高中及大学时代。在高中时期我开始接触了中国近、现代史,大学时代,我系统地学习了中国革命与发展史。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拓展,知识量的积累,使我真正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打倒列强,推翻“三座大山”,赶走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贫穷、落后就要挨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所以立志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新的奋斗目标。有了此奋斗目标,激励我在工作中处处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哪里艰苦,就投身在哪里工作。在此理念支持下,我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我梦寐以求的理想。

1995年是中国司法改革年,我所处的法院是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员额制”法官这一新名词开始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在司法实践当中或多或少的不尽人意,案多人少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进入员额的法官每天加班加点,大小休息日也经常得不到休息,每天吃不好饭,睡不着觉,精神压力非常大,而待遇也不比未入员额的辅助人员多多少,因此导致大批已入员额的法官退出或流失,而具备入额条件的司法辅助人员不愿意加入员额,从而导致员额法官的比例严重失调,一名员额法官所从事的工作量系三名员额法官的工作量,从而导致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加激化。在此情况下,因年龄及身体等综合原因,我也曾产生了退出员额法官的想法,但由于我所处岗位及工作需要,尤其是想到当初的入党誓言,这一想法也瞬间即逝。改革就是摸索、是探新,是改革就会有牺牲,但不改革,中国的司法就不会进步。所以,我会坚守岗位不退缩,克服各种困难,做好本职工作。我相信中国的司法明天会更好。


 
责任编辑:高亮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