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不只是法院的一纸判决,也是反映法官能力素质,彰显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的重要载体。中国从发现最早记录在青铜器上的诉讼判决书,到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近9000万篇,裁判文书已经成为有效记录中国法治社会发展进程的缩影,裁判文书撰写也向着繁简得当、说理有序、当事人更容易接受和认可的方向转变。
法院是坚守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裁判文书就是司法审判活动的质检书。吉林中院全面推进裁判文书网上全流程管理,从裁判文书撰写、体检、审批、盖章、送达、评查、上网、综合利用等多角度运用信息技术加强监管,确保裁判文书质量提升。
一是应用裁判文书智能编辑提升撰写效率。以案件电子卷宗为基础,通过OCR技术对判决书、起诉状等扫描识别。并应用裁判文书智能生成系统,直接对案号、文书首部、尾部、原审判决等信息自动生成,极大提高文书撰写效率,确保文书格式和基础信息准确。
二是强化裁判文书智能体检提升质量。应用体检系统实现对裁判文书常见标题、案号、当事人信息、审理经过、法条引用、错别字、标点符号等智能筛查,确保文书质量。吉林中院还加强对已上网公开裁判文书质量定期筛查,形成筛查报告提供法官进行自检。
三是实现裁判文书网上审批全程留痕。模拟线下文书签发流程,实现了法官提交待审核文书、合议庭成员在线复核文书、审判长签批裁判文书网上文书审签流程的实现,实现了修改痕迹有效区分和自动存档,并可自动加盖人员电子签名章。
四是规范裁判文书用印网上监管流程。已签发裁判文书自动同步到文印中心,由专职人员进行文书格式确认,加盖电子公章,并发送至装订一体机打印输出,用印全流程安全可控。
五是畅通电子诉讼文书集中送达工作。成立智能送达中心,整合集中送达,采取网上、电话、邮寄等多种方式开展送达工作,送达成功的诉讼文书可通过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向当事人公开。
六是推进裁判文书网上评查的常态开展。通过网上评查软件实现评查案件办理,直接调取系统案件信息、结案裁判文书、电子卷宗等相关评查内容,按照量化考核方式进行评查。
七是推进裁判文书上网直报系统应用。应用直报系统对拟公开裁判文书、裁判文书反向公开信息自动形成压缩文档,同步到中国裁判文书网后台,由工作人员进行复核公开。
八是加强裁判文书综合利用工作。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内网镜像网站、案件检索等系统辅助开展调研报告和论文撰写工作。强制推进四种情形下的案例检索制度,要求法官同步提交案例检索报告,规范类案同判。
通过不断提升法官裁判文书撰写能力,强化信息技术对裁判文书全流程监管,吉林中院裁判文书质量有了较大提升。根据聚法科技公司对吉林中院2020年1-6月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2210篇裁判文书质量筛查,其中存在错误、瑕疵文书下降到178篇。同时文书上网效率也有提升,结案裁判文书在30日内上网数量超过了80%。
下一步,吉林中院将严格贯彻“谁制作,谁负责”的基本原则,有效落实裁判文书各环节工作职责,落实省法院《裁判文书公开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避免裁判文书出现低级错误造成不良影响,推进全市法院裁判文书质量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