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审判庭在启用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和深度应用系统后,破解了民庭 “案多人少”和“调卷难”等难题。法官桌上堆积如山的纸质卷宗将成为历史,鼠标一点,诉讼材料分类调取,裁判文书一键生成。
在审理阶段,系统为法官提供辅助阅卷功能,可对电子卷宗进行浏览、文字复用、全文检索、批注等,支持法官在阅卷时标记卷宗来源、证据类型,编辑争议焦点、庭审大纲及关联对应卷宗,并可在庭审中统一查看,改变传统翻阅纸质卷宗打标签查看的方式,提升阅卷效率。当事人了解案件信息不再需要到法官处借阅纸质卷宗,现在通过简单的权限申请,便可即时查阅与自己案件相关的电子卷宗,既有利于司法公开,又保证了纸质卷宗的安全性。
在结案阶段,系统基于专有的法律语义分析技术,对案件卷宗材料内容进行智能提取分析后,自动提取案件关键要素信息与案例数据库进行比对,精准智能推送相关法律法规和类似案例,为法官判案提供参考依据。并按照最高法院文书格式要求,一键式自动生成本案判决书等各类裁判文书,大大减少了法官在文书制作上的重复劳动。
从刚开始法官们怕麻烦、不愿用,到现在齐点赞、主动用,转变思维、领导带头、逐步推广是民庭电子卷宗工作的关键所在。
电子卷宗的推广应用是建设“智慧法院”的重要部分,建设“智慧法院”又是司法改革的关键工作,在司法改革背景下,我们要把握住信息时代的机遇,用足、用好、用精信息化建设成果,向信息技术要“生产力”,促进审判执行工作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