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智慧法院是最高人民法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法院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趋势,是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今年来,我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快建设智慧法院》的相关要求,以建设网络、阳光、智能的智慧法院为目标,依托内部专网结合外部网络,全面建设办案公开、数据下载应用、大数据应用,助理审判执行工作、司法体制改革和民生司法保障。
一、 电子卷宗随案生成
从立案开始,所有材料就可以在网上同步查找,法官编写文书时不用再一页一页翻案卷,不用再担心案卷材料缺失,当事人也可以在网上查阅电子卷宗。在审理田某某与西安某保险公司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时,原告田某在起诉前自行委托了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收到开庭传票的保险公司对鉴定有异议,且要求阅卷,由于电子卷宗的广泛应用,使远在西安的当事人只需注册账号,就可以查阅相关案件材料,这无疑是司法便民是的重大举措 。
二、 语音智能识别系统
法院案多人少是一直以来的突出问题,开庭时书记员更是要全程记录,简单案件一两个小时,复杂一点的半天,更有疑难案件需要更长时间的审理,在这过程中,书记员不仅要全程注意力集中,记忆并归纳当事人所说的重点意思,更要迅速在电脑上记下当事人所述,这对体力及脑力都是很大的挑战。自从启用语音智能识别系统,书记员只需要进行简单修改重复及识别错误的部分语句,就可以完成庭审记录工作,大大缩减了开庭所需时间,增加了准确率,提高了效率。
三、 存在问题
1、 文书智能编写系统浏览卷宗速度慢
2、 文书智能编写系统文书同步有时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