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打不通、人不在家、亲属又不配合,同时被执行人还是一名孕妇,不能采取强制措施。日前,蛟河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凭借不服输的韧劲,使这起困难重重的案件得以圆满执结。
被执行人李某拖欠王某本金利息共14.35万元一直不肯归还,在多次追讨无果后,王某将李某告上法院。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蛟河法院执行干警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办案理念,对李某及其亲属多次讲述抗拒执行的后果,李某怀有身孕,认为法院不会对其采取强制拘留措施,无论执行干警如何劝说,李某仍拒不履行欠款。
劝说无果,只能另辟蹊径,执行干警充分利用执行案件流程管理系统,发现被执行人李某,在我院还有一桩案子牵扯其中,此案涉及一笔170余万元的案款待发放,如果这个案件得以解决,不仅申请人王某的钱有了着落,还能同时执结两个案子,可谓一举两得。于是执行干警通过十余次电话联系、上门沟通,终于将这起案件的四个当事人聚到一起,并达成共识。同时为防止李某收到案款后直接转移,执行干警事先释明,待被执行人李某收到发放款履行对王某的债务,再对其账户解冻,确保申请人王某的合法权益。
执行是判决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被执行人抗拒履行生效判决的强制手段,有其应有的强制性,但是执行不仅仅意味着强制,更应有对人性的关怀。在本案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充分考虑当事人生活情况、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充分利用智慧法院成果,巧妙地破解了两个执行案件,为全省执行攻坚“春雷行动”,又添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