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智慧法院建设应用典型案例
(2018年第三季度)
1.龙潭法院:网上庭审(合同纠纷网上调解)
2.丰满法院:远程视频庭审系统
3.蛟河法院:巡回审判(电子印章)
4.永吉法院:微信网上开庭
5.永吉法院:庭审同步录音录像
6.昌邑法院: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和深度应用
7.桦甸法院:庭审智能语音转录系统应用
8.磐石法院:网上庭审(跨国婚姻纠纷网上调解)
丰满法院: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吉林市丰满区人民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设中,综合运用互联网、多媒体、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和形式,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办案质效。
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进程中,丰满区法院刑事审判庭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远程视频庭审系统”成功审理了多起刑事案件。
在审理朱某某盗窃案中,在确定采用远程视频开庭审理后,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定,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告人,并在开庭传票等司法文书上注明。充分做好庭前准备工作,提前进行沟通调试,以确保庭审工作顺利进行。
庭审中,法庭看到的是通过远程开庭系统实时传输到科技法庭的被告人在看守所接受讯问的声音、图像画面,被告人亦通过看守所的显示屏看到庭审的实时画面。无需将被告人提押到法院就能参与庭审,涉案相关证据也可以通过远程开庭系统呈现,供被告人辨识,以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庭审笔录在庭审结束后通过系统传输到看守所,被告人阅过无误后签字捺印,再传回法院。所有庭审程序借助网络及语音、视频等设备完整呈现。从开庭到当庭宣判用时不到十分钟。
远程庭审借助信息网络、音频视频传输、多媒体存储等技术,创新了庭审方式,与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速裁机制,多种方式结合,提升审判效率,降低了押解安全风险,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减轻了诉讼参与人的诉累,真正实现了让数据信号多跑腿,让审判质效有提升,让信息化建设实实在在服务于审判工作。
在智慧法院建设中,通过全国法院统一电子送达平台的应用,实现了被通知人精准定位、诉讼通知多渠道发送、收回通知回执、统一渠道资源的目标。通过与内网法院办案系统、执行系统、支付宝、新浪邮箱、新浪微博等互联网渠道,实现数据信息的内外网交互。
特别是在庭审中采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极大提高了司法效能。该系统能够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诉讼参与人的发言内容直接转化为文字形式,自动生成庭审记录,同时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完整、真实地呈现庭审原貌。由于记录过程速度快,与以往的庭审相比,庭审过程显得格外流畅,庭审时间较以往缩短近15%。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群众司法需求日益多元的大背景下,打造智慧型法院,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司法效率是人民法院发展的大趋势。丰满法院将紧密围绕智慧法院建设目标开展工作,全力打造司法公开和网上诉讼平台,促进审判智能化、执行高效化,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司法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