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加快步伐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用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磐石市人民法院按照上级法院的部署和要求,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强制执行职责,积极整合各方力量,多措并举,使执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执行效率和群众满意度获大幅提升。
出台“悬赏”新规 构建全民参与大环境
“通过悬赏执行的方式,发动群众的力量,布下全民参与执行监督的天罗地网,是破解执行难的治本之策。”磐石市人民法院院长王友朋如是说。
2017年2月,磐石市人民法院率先推出“悬赏执行”工作机制,并制定出台了《磐石市人民法院悬赏执行办法(试行)》,对于举报被执行人下落或财产线索,并据此线索取得执行效果的,给予举报人一定悬赏金。该悬赏既可依申请人申请进行,也可由法院依职权进行。悬赏金按照实际提供财产标的额比例进行确定,依申请进行的悬赏金由申请人支付,依职权进行的悬赏金由法院专项资金支付。同时,该院还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签订了“执行无忧”悬赏保险服务合作协议,以保障悬赏执行制度能够落到实处。“悬赏”新规实施以来,该院已发布执行悬赏6件,其中提供被执行人下落5件,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1件,取得较好预期效果。
发挥“互联网+”优势 “智慧法院”提升执行效能
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破解执行难的牛鼻子牢牢牵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信息化建设,破解执行难问题。磐石市人民法院率先建成了“执行指挥中心”,充分利用执行指挥中心的委托执行、执行信访、网拍监管等各项功能,管理、监督执行案件进展情况,让每件执行案件处于监督之中,在阳光下执行;针对“被执行人财产难寻”及“被执行人外地财产难动”的问题,他们配套建设执行查控网络,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财产信息;同时,他们在省内率先开通执行局微信公众平台,绑定执行干警的微信,案件各方通过微信建立无缝对接,每一个执行环节都公开、透明;除此之外,他们还将网拍平台转移至内网案件流程管理系统统一发布,监控网拍各个环节,通过数字化建设的四大平台破解执行难。
自上线以来,共进行网络拍卖、变卖263次,上传拍品134件,成交12件,成交金额726.7万元。查询被执行人财产10350次,发现财产线索12320万元,冻结资金1500余万元,扣划资金360余万元。
2018年以来,磐石市人民法院共将11项网络应用系统投入使用到工作中。“这样做一方面让被执行人的财产无处藏匿,另一方面曝光了被执行人具体信息,我们就要让一些心存侥幸的被执行人网上有名,脚下无路。”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王建辉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截至目前,磐石市人民法院13个法庭全部改造成高清科技化法庭,域内覆盖率100%。基本实现网上立案、网上交换证据、网上开庭等便民诉讼服务,扎实开展庭审直播工作,完成了全部库藏纸质卷宗数字化。
利剑出鞘开展专项执行 集中攻坚震慑“老赖”
远程指挥、多部门现场监督、全程媒体录像……在烟筒山镇的一起拆迁安置补偿合同纠纷案件中,磐石市人民法院采取了强制腾迁行动,为了确保事态不扩大,不影响社会稳定,达到执行一案,威慑一片,带动一片的法律效果,他们采取了“风暴式”执行,即保护了当事人的权益,又捍卫了法律的尊严。
磐石市人民法院坚持把开展“假日”“凌晨”“夜间执行”等专项行动作为常态化的工作来开展。自2018年开始,他们在全市不定期开展了“金融案件破冰”“涉党政机关专项执行”“房屋腾迁保民生”等统一专项执行活动,集中解决了2016年以来尚未执结的“新案”“旧案”“难案”“特案”等一批老大难案件,有计划、分步骤地使“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在今年4月份仅一个月的时间内,磐石市人民法院开展午间、夜间、节假日执行达300余次,参加执行干警近1000人次,一批批“积案”“难案”“骨头案”得以有效解决。
有效解决这些“执行顽疾”的同时,磐石市人民法院执行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他们探索出“1+2+3”执行模式,即1人主办案件、2人协助配合、3人攻克难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积极开展各种专项执行活动,磐石市人民法院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方面多次得到吉林中院的充分肯定,执行局被共青团吉林市委评为“青年文明优质服务示范集体”。
2018年以来,磐石市人民法院通过集中打击专项行动,共拘留164人,累计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3586人次,依法限制高消费970人次,促使1345人次主动履行义务。已审理并执行完毕涉军案件39起涉及项目42个,涉及11万平方米的场地和房屋已全部腾退完毕并交付部队。移送拒执案件25件,现已有15人分别因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非法处置查封财产罪、妨害公务罪被判处刑罚。该院举全院之力,行非常之举,在全市形成高压态势,以最快的响应速响,最坚决的落实措施,全面打响了“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