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朱北斗法官
  发布时间:2017-09-30 13:21:04 打印 字号: | |

一部《法官故事》微电影展现了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当代人民法官的绝美风采,为观众呈现了一批前所未见的新时代“法官”群像。而他们的原型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的故事丰富、生动、感人心扉,与电影比起来,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更真实、更感人。下面,就让小编带您走进桦甸市人民法院八道河子法庭助理审判员朱北斗法官的故事,去感受他司法为民的情怀。

司法为民在心中,法庭“搬”到原告家中

2016年6月,朱北斗法官审理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原告苏某家住离法庭30多公里偏远农村,年过八旬,因病偏瘫。考虑到原告苏某行动不便,到庭困难,朱北斗法官当即决定启动便民措施,把法庭“搬”到原告家中。在原告家中摆放了几张桌子搭起了审判台,审判员、书记员、原告委托代理人及被告各就各位,组成了流动法庭。原告有三名子女,每人每年给付老人赡养费2000元。但是自2015年12月以来,原告生活不能自理后,需要雇佣保姆24小时照顾,要求增加赡养费。子女不同意增加,双方因此产生纠纷。故老人诉至法院,要求三名子女尽赡养义务,增加赡养费用。

朱北斗法官在开庭前先与三名子女进行单独沟通,三名子女表示愿意承担赡养义务,但对具体数额存在争议。为使庭审顺利进行,朱北斗法官当即决定邀请村委会成员和村里威信较高的老人来到庭审现场,经过一个小时的庭审,在法庭和村里同志的共同参与下,原、被告当庭达成调解协议:每名子女每年负担赡养费6000元,案件至此圆满解决。

审案“三步走”,结案好又快

2017年3月4日,法庭辖区八道河子镇榆木桥子村祝继荣老人来院要求立案,主张其被邻居杨洪魁给打了,请求法院判决被告杨洪魁给付医疗费、误工费等各项损失16000余元。

朱北斗法官受理此案后,经调查得知,原告祝家在当地经营猪肉生意多年,且生意一直很好。一年前,被告当兵复员后,也经营起了猪肉生意。因两家经营项目相同,经营地点又邻近,相互间竞争的缘故,逐渐产生矛盾。由于一来二去的矛盾加剧,以致事发当天两家因水泥板占地一事发生争执,被告将原告踹倒致伤,原告住院治疗。

为使此案案结事了,朱北斗法官实施了“三步走”的审理方案。 

一是以法释案。 

向原告说明法律支持的赔偿,仅限于因被踹而发生的的医疗费及相关费用,不是主张多少就是多少,凡与被告侵权行为无关的医疗费及相关费用,应该依法剔除。向被告说明法律规定伤害他人,必须依法承担被侵权人相应的医疗费及相关费用。

二是创新工作方法。

运用调动外部因素促成法和换位思考法先行进行调解,当得知原告的儿子是教师,便联系到他。不仅向他讲解适用此案的法律规定,还讲了案件发生、发展以致出现最后结果的原因所在。这位教师很明事理,从服从法律规定以及邻里关系应该和睦相处、生意上公平竞争受法律保护等方面,主动做起了自己母亲的工作。并引导被告换位思考,假若自己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被一个年轻人踹进了医院,作何感想。一个青壮年对一个老太太动手,无论如何也是说不过去的,不仅应该主动承担赔偿责任,而且从道德上也应该检讨自己。

三是言传身教。

与原告、被告一起学习与本案相关的法律规定,让原告、被告懂得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凭自己的意愿行事,不能把自己置于法律之外。原被告均承认自己的行为违背了与民事相关的法律规定。 

经过朱北斗法官的释法明理,原被告达成和解协议,被告当庭一次性赔偿原告医疗费等各项损失共计5000元,原告自愿撤诉。

坚定理想信念,甘当法治“燃灯者”

参加工作以来,他主动申请到农村基层法庭工作,一干就是七年。他面对民事案件大量增加的巨大工作压力,创新工作方法,以突出法律服务、突出矛盾调解为主线,积极探索总结出适用民事调解的换位思考法、情理交融法、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法、调动外部因素促成法等调解方法,使许多民间矛盾纠纷在未进入诉讼程序时就被及时化解,防止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从事审判工作近4年来,他忠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固守于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以满腔热血诠释着他司法为民的情怀。

这就是朱北斗法官的故事,虽然平凡但却蕴含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法治情怀,他以其扎实的法学理论根基、踏实的工作作风和高昂的工作热情,实现着一名普通法官的价值追求,用自己的努力展示了一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基层法官风采。

【法官档案】朱北斗,男,汉族,1978年6月7日出生,1996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桦甸市人民法院八道河子法庭助理审判员。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多次受到吉林市法院、桦甸市法院表彰。2016年,朱北斗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235件,结案率达97.45%,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145件,调撤率达61.7%。

责任编辑:赵艺潞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