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文书上网工作是司法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高法院牵头部署落实较早的一项工作,对促进司法公开透明,助力法学研究,推进司法改革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9月上旬最高法院通报,中国裁判文书网访问量突破100亿次,上传裁判文书总量超过3247万篇。
为有效落实省院、中院对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的具体部署,扭转龙潭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存在的上网数量、上网率长期排名靠后的工作局面。龙潭法院党组及时召开审判态势情况的通报会,对裁判文书上网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抓住上网的关键环节、关键节点,解决影响效率的实际问题,全面推进文书上网工作的快速落实。根据省法院通报2017年1-8月裁判文书上网工作情况,龙潭法院上网率上升明显,由1-7月的64.02%上升为82.06%,取得吉林地区基层法院上网率排名的领先位置。在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梳理规范文书上网工作流程。针对一些部门对裁判文书上网的类型、流程、规范不了解的实际问题,建立了“一条线”指导。及时将相关规范、管理文件制度下发,并在7月中旬按照裁判文书上网和不上网文书公示要求开展了轮训。要求所有部门领导、负责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的法官、法官助理必须了解工作流程,并严格按照规定落实文书上网、不上网的审批制度。针对个别不熟悉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的新聘用书记员做到实时督导、审核,发现不符合流程管理的审核项及时指出并退回修改。
二是落实审管部门日常督导监管。龙潭法院将裁判文书上网工作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员,由审判管理部门定期调取数据实行“点对点”的督导。对个别部门重视不够,提交数据不完整,或具体工作人员不积极,存在迟报等问题,审判管理部门直接与部门负责人对接,找出影响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的具体问题,共同研究切实可行的办法,并督促跟进。通过常态督导机制的落实,有效解决了执行局和个别法官文书上网工作效率低的实际问题。涉及人员调动部门或退休法官案件的文书上网工作,也要求原办案人或其所在部门必须落实好文书上网工作,确保不遗漏一件应上网文书。
三是加强对不上网裁判文书审核。龙潭法院在上半年对不上网裁判文书上传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做到按月持续上传不上网文书公示情况,导致7月份裁判文书上网率在吉林地区排名垫底。通过整改,及时转变了管理工作思路,由审管部门在月末前对系统中标记不上网文书进行审核,并督促各部门及时对不上网裁判文书进行标记。同时,加强对不上网裁判文书审核,确保不上网文书理由标记正确。通过认真梳理,仅8月龙潭法院就上传公示了不上网裁判文书200件,有效促进了裁判文书上网率的提升。
下一步,龙潭法院将对照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的目标考核要求,常态开展对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的规范、督导和监管,确保应上网文书上网公开,不上网文书上网公示,全面促进司法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