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她让公正的天平再放异彩
---记磐石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姜丽萍
作者:磐石法院 郭金夫  发布时间:2017-08-18 11:02:55 打印 字号: | |

回顾磐石市人民法院发展的脚步,先后被评为吉林省法院系统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吉林市法院系统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吉林市三八红旗手、吉林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荣获个人三等功五次,并且连续三年被磐石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领导干部”。所分管的刑事审判庭被吉林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先进集体”、被吉林市委、市政府评为“吉林市打击刑事犯罪先进集体”、指导刑事审判庭干警主审的徐某组织他人偷越国境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优秀庭审”。所分管的法警大队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优秀司法警察大队”。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新提出的“打造一站式司法服务平台”工作做法被吉林市委主要领导签批,被《人民法院报》头版刊发。创新实施的“一村一法官”源头化解纠纷举措、“四个坚持、五项制度”息访措施被吉林市委办公厅《参阅信息》整版转载。数十项省市级个人荣誉称号,省、市、县各类表彰等殊荣,正如顶顶流光溢彩的桂冠,无声地诉说着磐石市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姜丽萍同志的忠诚与付出。

这位现年48岁的女法官,已经在政法系统里工作了20余年,20余年的政法工作中,该同志始终牢记为民宗旨,倾情奉献,以出色的工作业绩和优良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各级领导及广大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公堂上的巾帼英雄

工作生活中,姜丽萍在待人接物时总是自然流露一抹微笑,温文儒雅,更像个大家闺秀。不过,这位“不笑不说话”的女法官,却在全院干警中威信极高。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也许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4年,一件涉粮大案在磐石市引起了不小轰动——磐石市万金粮油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某等人的合同诈骗案。据了解,该案涉及受害人178名,涉案资金1091万元,案情复杂,受害人到处上访告状,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审理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刚刚从永吉法院调到磐石法院几个月的姜丽萍,正是案件的主要负责人。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她不敢怠慢。为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姜丽萍带领该院刑事庭全体人员,对178户村民及被告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并对万金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收粮去向、资产情况及双方之间责任关系进行了深入调查。一遍遍地翻阅卷宗,仔细地揣摩案件的来龙去脉,反复筛查、核对、比较涉案证据,她几乎每天晚上都忙到深夜,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就这样,不到一个月,姜丽萍审查了11本卷宗,写了近10万字的案件相关材料,掌握了案件的特点、涉案人员、金额和形成过程,为案件的成功审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庭审时,由于庭前准备工作充分,所以无论是对控辩双方意见的归纳,还是庭审节奏的把握等,都严谨有序,案件得以顺利审结。最终,427万元赃款如数返还给了农民。

对于大案要案,姜丽萍如履薄冰,尽心竭力;对于鸡毛蒜皮的民事小案件,她同样兢兢业业,不会怠慢。姜丽萍说:“一个案子对法官来讲可能不算什么,可能是工作中的数百分之一;但对于有些当事人,也许一生只会打一个官司,那就是他们与法律的全部接触。如果稍有纰漏,就会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正是秉承着这个信条,一直以来,姜丽萍办理的每个案件都保持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各界满意率极高。 

信访室里的感人故事

“父母是群众,群众是亲人”,人们都说“老百姓的事情大于天”, 作为法院的一名工作者,姜丽萍深地热爱着这份职业。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姜丽萍协助院长抓信访工作,都说信访工作难搞,需经常跟上访人员打交道,姜丽萍冷静想想,厌烦也好,躲避也罢,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相反,如果耐心、真诚、敬业能够使一些当事人接受规则,理智处事,能够避免其不必要的诉讼之累和上访之苦,能够给其他部门或单位节省一些人力、物力、财力……那么,这不仅仅是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要求,更升华了自己对于社会的使命和价值。

某乡一上访户谭某,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因儿子被人过失伤害致死,被法院作出了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并由被告人赔偿附带民事原告人经济损失11万余元的判决。一审判决后,被告人不服,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谭某因担心二审改判,又怕二审法院久拖不决,总是隔三差五要到法院来信访一回,而且每次来就说在家里日子不好过,不愿回去。姜丽萍一边耐心细致地做谭的思想工作,让其耐心等候生效判决,一边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二审维持了一审判决,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因被告人正在服刑,且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民事赔偿一时难以执行到位,因此谭某到法院上访次数更多了,姜丽萍耐心地向谭某进行解释说明,以一片诚心求得信访人的理解,积极向相关领导汇报,最终通过司法救助和联合救助的方式解决了该案的执行难题。谭某对法院的信访工作和案件的最终处理结果非常满意,表示从此以后不会再上访。她开玩笑问老人,“我这样的法官合格不?”老人热泪盈眶,连声说“合格、合格”。 以前在报纸上常看到法官为民解忧感动得当事人泪流满面的文章,总以为夸大其词,这一次她用自己的热情解读了这一场面,那一刻起,她感到自豪,因为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法律人的人生价值。

其实这只是磐石法院认真解决信访问题的一个缩影。为有效破解难题,姜丽萍还倡导推出了信访奖惩制度,建立了“三级包案”的责任体系和监督协调、评查化解、司法救助、责任追究的工作机制,与全院干警一道对党委和上级法院交办的信访案件通过司法救助、无理访甄别、启动再审程序、依法打击等多种方式予以化解。特别是在处理两会期间所包保的金某某无理访案件中,她用“零距离”沟通情解“心结”,使得上访近四年的旧访老案彻底息访,并确保了两会期间涉诉案件零“进京访”的工作目标。

“做我自己该做的事,做社会需要我做的事”,这是姜丽萍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不论作为审判和执行一线的女法官,还是作为艰难信访之路的跋涉者,都能折射出一名人民法官的人民情怀。 

工作中的运筹帷幄

边学边干,方法越干越精;边干边学,思路越理越清。20多年的政法工作经历,让姜丽萍总结出了一整套切实有效的基层法院工作方法。

在磐石法院,姜丽萍分管刑事审判、办公室和法警队工作。针对立案登记制改革以来刑事案件不断增多的实际,她倡导推行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工作,推动公、检、法等部门密切协作、程序衔接、措施对接,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且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交通肇事、轻伤害、涉案数额较小的盗窃、诈骗,情节轻微的妨害公务、寻衅滋事等轻微刑事案件快审、快判、快执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案多人少矛盾。为切实提高刑事案件审判质效,她坚持每周召开刑事疑难案件分析会,带领刑庭法官严把事实关、证据关,做到依法惩治犯罪与切实保障人权并重。刑事审判工作实现了收案高、结案高、调解率高、无超审限案件的“三高一零”良好态势,案件质效在吉林地区法院系统位居前列。特别是在狠抓大、要、难案件审理上,她创新提出了“特殊案件开庭法”,通过采取制定详细的庭审预案,对保卫、安检、押解、看管、值庭、后勤保障、备勤等方面工作进行周密部署的工作方式,指导刑事审判庭成功审理了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审理的系列大要案件。同时特别注重刑事案件信访化解工作,先后协调处理了张某三姐妹、涉万金粮油178户进京访、涉袁某赊销粮款52户集体访等一批具有社会影响的疑难复杂案件。特别是针对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呈逐年递增趋势,她向院党组积极提议,打击此类犯罪,既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又要考虑土地政策、行政行为等现实情况,还要关照打击力度对老百姓生存状态的影响。指导刑事庭集中公开审理、公开宣判了苏某、修某等10余件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并以磐石电视台《法治磐石》栏目为载体,积极开展了此类案件普法教育,有效发挥了警示和震慑作用,对辖区退耕还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司法和舆论保障。在警务安全保障方面,她提出“安保是第一要务”的执法与服务理念,要求法警大队要紧紧围绕党组中心工作,积极为审判工作服务,定期排查安保薄弱环节,不断充实应急突发预案,积极配合其他业务庭开展工作。向院党组提出了强化审判法庭安全、院内办公区安全等“九大安全”建议,有效确保了干警人身和法院财产安全无事故发生。磐石法院法警大队被最高法院授予“全国法院先进司法警察大队”荣誉称号。在办公室管理方面,她要求全体后勤保障人员要树立“为审判工作服务、为全院干警服务”的理念,确保了机关办公、办案等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转。 

生活中的为民情怀

一年年春秋又冬夏,一件件往事历历在目。

其实,作为一个女人,相夫教子、照顾老人,过平常人的日子曾是姜丽萍向往的生活。可是,作为一名法律人就得要有更多的责任和付出。八年前,她在处理一起案件时,认识了当事人刘某的孙女亚莉,当时她只有三岁,在她一岁时,身体被大面积烫伤后感染,她的父母因为逃避债务在她生命垂危时离家出走。为给小亚莉治病,爷爷奶奶东讨西借吃尽了苦,家里一贫如洗。看到他们家的状况,对方当事人表现得比较宽容,案子顺利地解决了,而她和这个孩子却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不管有多忙,她每个月至少要去看望这个孩子一次,带她到城里逛公园、买衣服,逢年过节都要给她买些礼物。到了上学的年龄,提前买好书包和学习用品送给她,鼓励她好好学习。如今,八年过去了,她们之间情同母女,看着孩子眼神里透出来的温暖和亲密,她真的感觉到了作为母亲的那种甜蜜和幸福。

可作为儿媳,她没有对公婆尽到孝心;作为妻子,她没有照顾好家庭和丈夫,自己也吃了很多苦,挨了很多累,留下了说不尽的遗憾,但是,每当她看到一个个对簿公堂的乡亲们化干戈为玉帛的时候,每当她看到那些风烛残年的老人接过赡养费的时候,每当她看到一个个家庭破镜重圆的时候,她的心里又是美滋滋的,总把那个短暂的瞬间当作人生最美的风景来珍藏。

  多年的法院工作和艰苦生活的磨练,让姜丽萍有了坚韧自强、奋斗不止的信念,坚定了扎根基层、为民办事的信心和决心。对自己的要求是:实际工作中,我的业务能力可以不是最强的,我的工作成绩也可以不是最突出的,但化解社会矛盾,为民排忧解难,我必须是最坚定、最执着的!

责任编辑:赵艺潞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