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是法院工作中尤为关键的一环,它是提高司法服务质量的前沿,是扩大司法范围的绿色通道。而如何能够做好立案工作?人民群众如何能及时立案、便捷立案呢?近日,舒兰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干警驱车30多公里来到吉舒街道民主村爱国三社朱爷爷家中,上门为其办理了立案手续,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应。
朱爷爷今年81岁了,生育了五个子女,其中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因年老体弱多病,不能照顾自己,且无经济收入,需要子女赡养。老人的三个女儿都已经外嫁到异地,大儿子也不在身边,只有小儿子在同村里,一直以来都是由小儿子照顾,因此朱爷爷认为其他四个子女也应该承担赡养义务。朱爷爷此前到舒兰市人民法院要立案,但是没有相关立案手续,由于老人年纪较大,准备立案相关手续较为困难,立案庭法官当时指导了老人到司法局法律援助部门申请法律援助。随后法律援助律师将起诉状送至法院,并告知老人身体不好,出门的时候摔了一跤,现在不方面来法院办理其他手续。得知这一情况,立案庭副庭长侯洋提前准备了相关手续,并组织立案庭干警马宁、邹蕾到朱爷爷家为其立案,为其一次性办理了立案手续,并就相关的后续开庭情况进行了答疑。“想不到你们考虑的这么周到,还亲自上门为我立案,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朱爷爷感动的说道。
近年来,舒兰市人民法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发挥司法在保障民生、促进和谐方面的作用,针对弱势群众需求采取预约立案、上门立案等方式,突出服务功能,减轻群众诉累,为群众提供及时、高效、人性化的司法服务,用点滴的努力践行着自己服务于民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