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市昌邑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当事人——一位50多岁聋哑人,由于无法用言语沟通,又没有听力,立案工作十分困难。得知他识字认字后,导诉员用书写的方式与他沟通了基本情况并及时上报立案庭庭长曹红。
曹红庭长得知情况后,及时利用纸笔与当事人耐心细致地沟通交流,渐渐平复了当事人的焦躁的心情。随即详尽地向当事人立案说明了需要的相关材料,可以起诉的相关主体以及起诉状的书写格式,并用通俗易懂的语句解释了诉讼须知、诉讼程序等相关问题。
翌日,当事人便在聋哑服务中心领导(聋哑人)陪同下将立案材料准备齐全,十分顺利的办理了各项立案手续。考虑到聋哑人作为诉讼代理人的能力会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开庭时需要翻译人员出庭等情况,曹庭长便及时向当事人解释说明,得知他女儿可以出庭做翻译后曹庭长亲自拨打了他女儿的电话,详细指导她应准备的推荐信、委托手续、庭审程序准备工作等各项需知。彼时,他们书写的纸已密密麻麻写了一张半,在这种无声的交流中,这位聋哑当事人紧锁的眉宇渐渐舒展,露出了会心笑意,不停竖起大拇指。
随后曹庭长又安排了当天送达等事项,该案在第三天转到了业务庭室。在充分考虑了特殊群体的特殊情况下,曹庭长与业务庭室同事沟通做了相应安排。此次立案给法官干警们带来了很大触动,工作中法官要时刻以法律为准绳,以民生为导向,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此次立案也体现了昌邑法院立案庭始终致力于建立“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建立起方便群众诉讼,彰显司法公正,展示法院形象的“为民、文明、和谐”法院窗口。
昌邑法院立案庭确立了“依法保障人权、方便群众诉讼、提高工作效率”的立案工作指导精神,从便民、利民入手,增设网上预约指导、诉讼引导、立案等待审查、诉前调解、救助服务、查询咨询六大功能服务,并配备了专用网上预约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设立了网上预约指导专员和诉讼导诉员,并在立案大厅内将诉讼风险、诉讼流程、诉讼费收费标准等上墙公示。在立案等候区桌椅、饮水机、手机充电站、纸笔、常用法律文书样式一应俱全,使每一个来诉群众都能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尤其是针对特殊人群,如残疾人、70岁以上的、军人等特殊人群先行快速立案,快速送达,快速转卷,真正为特殊人群服务,诠释了司法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