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舒兰市人民法院平安法庭成功调结一赡养纠纷案件,依法维护了老年人的权利,化解了家庭矛盾纠纷。确保老年人安度晚年,社会反响良好。
年逾八旬的李某育有四名子女,本应在家颐养天年,但却因赡养费和财产分配问题与儿女产生了争执。原来,老人将自家土地交给唯一的儿子耕种,儿子却不拿赡养费养育老人,三位女儿觉得只由她们支付赡养费不公平,于是也拒绝抚养老人。平安法庭受理此案后,承办法官深感老人渴望子女关爱的强烈愿望,一纸判决根本无法解决问题,只有化解矛盾,促使父母子女重归于好、亲情融洽才是关键。他当即决定,要将案件以调节方式结案,不只是要让子女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更要让子女明白赡养老人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中华传统美德,他通过先讲法再讲情,结合自己以往处理赡养纠纷的实际经验,与老人的子女逐一谈心,各个击破,几个子女羞愧难当,最终子女都想通了,与母亲的疙瘩也解开了,老母亲由女儿接去照料,儿子也痛快的拿出了赡养费用。
近年来,平安法庭受理多起赡养类案件,法庭庭长总结道:赡养纠纷案件事实清楚、责任明确,单从法律角度审理案件非常容易。如果通过判决形式结案,如不能使当事人服判息诉,当事人就不会自觉地履行义务,老人又将面临申请执行的问题,当事人合法权益就不能及时得到维护。必须充分运用农村传统道德观念对子女进行教育引导,用通俗易懂的当地语言阐释法律规定,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使他们心服口服,才能更好地促进矛盾化解和社会和谐,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