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焦点图片
吉林中院精准扶贫助发展
作者:文:赵跃武 图:郭磊  发布时间:2016-05-20 15:52:47 打印 字号: | |
  • 图一:姜富权院长将扶贫项目资金转交村干部
  • 图二:工作组在扶贫项目基地现场研究帮扶对策
  • 图三:三兴村木耳菌繁育加工生产现场
  • 图四:姜富权院长和村民一同劳动
  • 图五:技术人员向村民传授花卉养护技术
  “我们这儿有个村民叫孙海龙,在安徽打工一个月最高能挣8000元,听说家里建了扶贫项目,也赶回来了。”

  “扶贫基地建起来后,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要把项目搞出个模样。”

  5月18日,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姜富权带领扶贫工作组冒着30℃高温,驱车100多公里,再次来到舒兰市溪河镇三兴村,深入一线调研该村村集体经济项目扶贫基地建设情况,细化帮扶对策,并为该村带去扶贫资金17.8万元。

  在三兴村,姜富权率扶贫工作组首先来到村委会,听取“两委”建设及法院捐助的图书室使用情况。随后,大家徒步到该村扶贫项目建设基地,深入田间地头、温室大棚,了解基地建设情况,同村民一同劳动,村干部、村民也争相与来访者交流创业心得。

  据介绍,三兴村是省级贫困村,村里有64户贫困家庭。为解决好村民脱贫问题,在今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中,作为该村包保单位,吉林中院专门同镇、村研究规划出蔬菜大棚、花卉大棚,木耳繁育基地、光伏发电基地“两棚两地”扶贫建设项目,采取村民集资入股方式经营,现已有40户86人入股,为30名贫困人口解决了就业问题。

  扶贫攻坚最难解决的是资金问题。扶贫建设项目启动后,吉林中院为三兴村发展棚膜大棚2栋,协调预定10万袋木耳菌袋,扶贫项目总投入38.6万元,除去村民入股3万元外,缺口35.6万元。为此,吉林中院及时同另一包保单位中国人保财险吉林分公司商定,以自有资金结余支持项目发展,确保了三兴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目前,两个大棚已投入生产,花卉和蔬菜育苗阶段已经结束,10万株木耳菌袋已经移栽成功,光伏发电已开始征地建设,5户贫困户被纳入光伏发电扶贫户。
责任编辑:王佳宁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