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做合格法官
作者:尹航  发布时间:2016-05-18 15:43:07 打印 字号: | |
  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马克思曾精僻地指出:“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由此可见法官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法官是正义的使者,是公平的象征,是法律的守护神,法官以法律为武器,与一切非正义的力量作斗争,维护着世界的公平公正,维护着社会的和谐融洽。提到法官,给人的印象无非是铁面无私的判官形象,辨是非、断真假,社会公众对其寄予了极高的厚望。然而,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经得起人民和历史考验的法官,如何成为一名社会需要、人民期盼的法官,如何成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真正的守护神,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法律人仔细思量。

  2015年8月,我光荣的成为法官队伍中的一员,并从事刑事审判工作。从第一次头顶国徽,身穿法袍,手拿法槌的一刻起,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手中这份责任的重量。法官是法律的裁决者,执掌着当事人的利益得失,在刑事业务审判中,更关系到罪与非罪的定性,关系到是否要剥夺当事人人身自由的重大利益,丝毫不能马虎敷衍。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我每天都接触到众多优秀的基层法官,看着他们充实又忙碌的工作,甚至付出自己的时间加班加点,只为了早日解决当事人的纠葛纷争、化解矛盾,每当看到他们辛勤的身影总是让我不断去思考什么是合格法官,又如何去做一名合格法官。

  全国模范法官、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黄志丽同志在基层法院从事民事审判工作14年,年均办理民商事案件数近500件,上诉率不到千分之三,无发回重审,无撤销改判,无申诉信访。她把案件带到村庄、带到社区,她把群众看得最亲,把人民利益看得最重,她倾听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回应群众关切,她坚守了清正廉洁、维护了公平正义、传递了司法温暖。她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知心法官”,是人民群众信赖、满意、称赞、传颂的好法官。黄志丽同志是扎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杰出代表,在她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员忠诚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她的事迹集中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法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精神风貌,她所展现的高尚精神风貌和行为品格,必将对我们这个时代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她是值得尊敬、颂扬的时代楷模,是全国法院干警学习的榜样。

  从黄志丽同志的先进事迹和身边优秀法官的言传身教中,我慢慢开始明白法官的意义,开始了解如何做一名合格法官。

  首先,做合格法官要充分信仰法律,忠诚法律,坚定政治立场,牢固树立大局观和全局意识。法律不仅要求法官以身作则的遵守法律,更是对法官的一种内心约束,促使法官把维护公平、正义作为一种信念。在司法工作中要以时刻秉记以法为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把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宪法法律的规定牢记在心坎里,明确政治方向、坚定政治信仰,分清大是大非,做到大局为重,服务大局,并使之成为引领司法工作的路标、指引司法实践的灯塔。一个法官要有对自身事业负责的强烈责任感,善于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使命感,时刻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把定纷止争,维护人民利益当作自己最神圣的职责。一切从大局出发,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规定,不机械照搬法条,做好劝导调解,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完美统一,从而真正实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崇高目标。

  其次,做合格法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理性思维,不断学习与完善自我。法官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其思考、处理问题不能凭个人喜怒憎恶,更不能裹挟私欲。一名合格法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要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庭审驾驭、裁判文书制作、调解组织沟通、分析辩证等能力,以及对各种纷争进行符合法律逻辑的理性判断。作为法官需要博学,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广泛学习,要了解最新的法律动态,了解时事政治,了解国家方针、政策,要学习国内外的法律知识,学习其他优秀法官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作为法官需要慎思,法官追求的是忠诚、公正、为民、廉洁,法官的权力来自人民的赋予,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只有心系于民,才能掌握好手中的权,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作为法官需要明辨,法官的工作是定纷止争、化解纠纷、消除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为此要时刻明辨是非,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理性的代表者,做良心的捍卫者,问心无愧;作为法官需要务实,要谨慎言行举止,三思而后行,在阳光执法的今天,百姓期待公平公正,期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合格法官要经得体人民群众的考验,经得起历史的检查。

  最后,做合格法官要具备良知和一颗恻隐之心,为法者则心系天下。法律不外乎人情,施法的目的本来就是重点保护社会弱者,法官在裁判的过程中行使自由裁量权,不仅要掌握公平、公正地裁判,其思想和灵魂还要有强烈的人文情感的支撑,对普通民众保持一种朴素的情感、良知和道义。司法良知是法官应具备的法律职业良知,其建立在对世俗人情的深刻把握和对人性深入洞察的基础之上,是基于对法律规则正当性与合法性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自身法律生活反思所形成的一种对善恶正误的理性判断,从而更加体现法官的司法理念、正义追求、职业道德、责任担当及人文情怀等内心意志。要做到没有法律规则,法官依旧可以运用司法良知作出择断,不仅如此,在面对恶法、无法的混沌世界,还应当坚守司法良知,尊崇自己的内心良知,作出合乎常识、常理、常情的裁决,让司法的过程求真向善唯美,让裁判的结果融入法、理、情,让公众感知司法的温情。

  做合格法官,看似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很朴素,就像中央台热播的电视剧《小镇大法官》里面展现的法官一样。这部剧将法官的工作和生活展示给民众,引起热烈反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开播仪式上指出:“该剧契合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回应了社会对法治的呼唤和人民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这部剧将普普通通的基层法官形象展示给普通民众,让更多人从以法官为视角的剧情讲述而更加贴近法律,也更加理解法官。这部剧写出了基层法官的真实生活,也写出了基层法官的无奈和心酸。其实法官的生活并没有大众想象的光鲜亮丽,更多是平凡而又朴实无华,但正是因为这些可爱的坚守在岗位一线的人们,正是这一点一滴汇聚的力量,共同建筑了我们的法治社会,他们,都是合格法官。

  做合格法官,就是要向千千万万坚守在各自岗位的法官一样,清清白白办案,堂堂正正做人,永远保持清正廉洁,坚守法官的职业道德操守。做得正,心中无愧,行得正,胸怀坦荡,判得公,光明磊落,彰显法律威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惩恶扬善,构建和谐社会。我愿用我的行动践行誓言,为此奋斗不息。
责任编辑:王佳宁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