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党建园地
致敬改革路上的燃灯者——邹碧华
作者:曹月  发布时间:2015-06-15 09:49:55 打印 字号: |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让人民永远记住的他就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邹碧华同志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担当着司法改革中先驱者的角色,无畏无惧,敢破坚冰,他的这种“弄潮儿”的精神,值得每个法律人深思,学习。

  3月2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组织全国各级法院学习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讲述了邹碧华同志可亲、可敬、可学的先进事迹,深刻诠释了邹碧华爱岗敬业、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和甘于平凡、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

  致敬邹碧华,因为他执法为民,崇法尚德。

  公正是法治的根本,法官是公正的代表。邹碧华同志满怀着为法律献身的精神,不管是当书记员,还是当庭长,还是升任上海高院副院长,凡事都尽心尽职,尽力而为,始终恪守着“做一个有良知的法官”的承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他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也常常充当年轻法官的人生导师,在他们迷茫时,为他们指明前进方向,在他们懈怠时,激励他们要坚持有梦想,以此引导年轻法官走正路,办正事。他推出《群众接待场景65例》,是为法院能够妥善接待当事人,理性对待当事人,理解担待当事人。为提高诉前调解效率,他要求给当事人发送短信告知,有效合理的解决了当事人和律师投诉的问题。邹碧华就是这样一个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时代楷模。

  致敬邹碧华,因为他尊重律师,给人温暖。

  “律师与法官尽管职责分工不同,但双方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化解社会矛盾、维护法律尊严、追求公平正义的目标是一致的,因而有必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良性互动关系。”基于此,邹碧华亲自起草并主导推出了《长宁区法院法官尊重律师十条意见》,包括执法过程中如何尊重律师的意见,要求与律师共同维护法的尊严,他的这一举动,震撼了法律界的法官和律师,赢得了“法律人”的的敬服和尊崇。为减少律师往来法院的次数,节省路上的时间,避免同一律师同一时间在不同法院开庭的困扰,邹碧华精心打造了“律师服务平台”,上海近一万七千名律师都成为这个平台的受益者。“与邹碧华相识十余年,我觉得无论是作为法官还是法院的管理者,他总能站在整体的高度,为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做着不懈的努力。”这是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感人肺腑的发言,其中,包含了多少种感谢的情绪,多少种崇敬的心境,又有多少种哀痛的惋惜。时间定格在2014年12月9日11时45分,“希望让律师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好。”这是邹碧华对当天试运行的上海法院“律师服务平台”写下的寄语,这句话,成为永恒,也燃起了法律人对未来的希望。

  致敬邹碧华,因为他尽心尽责,敢于担当。

  燃灯者,用内心温度,温暖他人。邹碧华对的起这个称号。不管是对待工作还是家庭,他都会事无巨细的安排到位。在院里是好领导: “坚持用理想与激情去影响下属,引导大家不抱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工作,手头工作做好了,就是推进法治进步。为事业注入理想,就会产生持久而强大的热情,会对下属产生影响力。”这是邹碧华在后期总结工作时说的,他就是这样一个用真诚的内心去感染大家努力进取,激励大家奋发图强,用实际行动传递给大家正能量的人。在百姓心中是好法官:当他得知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坚持多年上访以后,亲自到实地探查,并深感痛惜,法官判的没有问题,但出于同理心,他还是帮老人解决了问题。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邹碧华就是这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每一个当事人都体会到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公仆情怀。在家里,他是孝顺儿子,大丈夫,称职爸爸:博士毕业回到上海,他就将父母接到家里来住,不管是父母生日,还是平时到外地出差,他都会记得买些小礼物送给父母。他的妻子唐海林说他真是个孝顺的孩子。平时工作再忙,他也要陪孩子看英语原版小说,用自己的经历教育孩子少抱怨,积极乐观生活。幽默风趣是妻子对他生活中最真实的评价。

  致敬邹碧华,因为他勇于创新,助力司改。

  众所周知,中国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深水区、攻坚期,中国的法治建设、司法改革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攻坚克难、砥砺前行。邹碧华就是中国司法改革的先驱者,他具有卓越的创新意识、开阔的眼界和前瞻性的思维。为解决司法公开难题,他迎难而上,亲自参与了上海高院互联网站改版建设,网站版面设计前后修改12次,并在最高法院三大司法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构建了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12368诉讼服务、律师服务等“十大司法公开与服务平台”,打造出全方位、多层次、互动式的司法公开与服务体系,向社会公开了65个方面830个信息项,并通过12368短信主动向案件相关当事人推送53个重要节点信息。“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改革从来多艰难。向邹碧华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党员干部要有无私奉献的情怀、敢于担当的勇气,树立问题意识,弘扬改革精神,勇于直面和解决困难矛盾,用铁的肩膀扛起应该肩负的担子,向邹碧华那样把敢担当作为一种追求,把敢负责作为一种习惯。

  邹碧华就是这样的法官,他的精神与时代精神高度契合。他为司法改革所做的成绩长存,他的行为更会激励我们在工作中严于律已,为中国的司法护法卫道,让司法改革打造出别样的风景。

  
责任编辑:王佳宁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