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了“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全国各级法院干警聆听了这次报告会,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法院工作者,有幸参加了学习。邹碧华作为一名杰出的法官,他对法律的信仰,对专业知识的求知精神、对法官职业的热爱和珍重以及对人民和国家所呈现的赤子情怀都带来的深深的震撼。
做有信仰的法官。邹碧华曾说过,“当我们把信仰看作生命一样重要的时候,我们就能够为信仰去付出我们的时间、精力甚至生命”。法官职业的崇高,正是这个群体以“公平、正义”为自身的信仰,人们视他们为公平正义的化身。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摆放在法官面前的是审判执行权,权力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关系着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反之也有诱惑,面对着种种诱惑,如何保持内心的那份安宁,没有一丝的躁动?那就需要我们做有信仰的法官,坚守自己的法律信仰,依法公正地审理好每一件案件,坚守原则不退缩,坚定信念不动摇,把每一件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社会评价,经得起法律衡量的铁案。
做有良心的法官。邹碧华坚持每周一次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登门开导上访户,亲自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将群众利益放在心上。要做有良心的法官,你必须甘于经年累月埋首案牍的寂寞,你必须甘守内心淡泊,看淡所谓得失。你必须始终如一地不惟私、不惟权、不惟情,只惟公、只惟法、只惟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做有作为的法官。邹碧华撰写的《要式审判九步法》已经成为很多一线法官的“教科书”;他为了做好上海高院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刻苦钻研,仅“大数据”专题就先后研读了50本书籍,使得上海法院的信息化水平在全世界也是最好的。做有作为的法官,就意味着远离灯红酒绿,克服庸奢懒散。当他人觥筹交错时,你可能正为一份裁判文书而字斟句酌;当他人呼朋唤友时,你可能正为促成多方当事人的调解而苦口婆心。你必须持之以恒地勤学不辍,提升法律素养,在日复一日的阅卷、开庭、调解、裁判、执行工作中,践行最初也是最终的法官誓言。
做有担当的法官。邹碧华不怕困难,敢于担当,做改革的先行者,历经34稿研究制定了《上海法院司法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他倾自己的知识、智慧和力量,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司法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做有担当的法官,就意味着不懈怠、不畏难、不退缩,要懂得在辛苦繁重的工作中磨砺自己,提升自己内心的韧性和强度。坚定信念、勇担职责、知行合一,做审理每一起案件的公正裁判者,做推进司法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做实现法治中国梦的勇敢追梦者。正如邹碧华所言的:“每个人都是历史,如果我们努力让自己完美一点,历史也将变得更完满。”在用心工作中,书写我们每个人无悔的法官人生,汇聚复兴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作为千千万万的普通法官中的一员,也许,我们不再以言辞激情地谈论理想,但我们应该依然怀揣理想,行进在努力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也许,我们没有那样的大视野、大格局,但我们仍然要脚踏实地,行进在用心工作、奉献社会的人生旅途中;也许我们达不到那样的人生高度和厚度,但我们亦将兢兢业业、克己奉公,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办案,坚定行进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追求法治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我们,共和国的法官,秉承并坚守着你的选择:有信仰、有良心、有作为、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