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焦点图片
吉林中院建设电子法 司法走进E时代
——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电子法院建设工作综述
作者:闫志东 赵跃武 于利涛  发布时间:2015-08-19 10:23:05 打印 字号: | |
  •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常松到吉林中院视察电子法院工作。
  • 吉林中院建立“微导诉”服务平台,为当事人使用电子法院提供诉讼指导。图为法官指导当事人扫描二维码。
  • 吉林中院立案法官指导当事人使用电子法院。
  • 全市两级法院电子法院建设一体推进落实。图为在蛟河法院召开电子法院建设工作现场会。
  当今世界,全球信息和信息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世界和人类生活,而信息化建设也以引擎之势助推着司法公开与公正,成为人民法院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4年以来,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阳光”的司法机制精神为指引,围绕全省电子法院建设工作要求,探索推进电子法院建设路径,把集“网络法院”、“阳光法院”、“智能法院”于一体的电子法院梦想变成了现实,开创了吉林中院信息化建设崭新局面。

  网络法院 7×24

  电子法院每周7天无休提供网上诉讼服务;

  当事人24小时不受时空限制在网上办理诉讼业务;

  法官可利用网络三方可视平台与当事人沟通交流、解答咨询、调解纠纷……

在“互联网+”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把司法服务做到极致,让审判事业在网络里生根,让司法公正在信息中传递,吉林中院党组不仅始终在谋划思考,而且一直在路上。

  2015年,吉林中院按照全省电子法院建设要求,以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为目标,以全程无纸化、24小时诉讼、覆盖全流程为设计理念,全面整合法院线下诉讼服务,实现了诉讼服务全流程、全覆盖。

  “减少当事人诉累,让当事人没有负担打官司”吉林中院建设电子法院的初衷不改,而且从没“偷工减料”。

  电子法院包括诉前准备、立案缴费、预备开庭、开庭审理、结案执行、判后工作等六大项二十九个小项应用模式。当事人打官司登录“吉林电子法院网www.e-court.gov.cn,注册后,按照提示操作即可完成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证据交换、网上签收送达、庭审点播、参与视频调解、网上签收裁判文书。案件流程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卷宗归档,当事人在两年内可随时登录电子法院平台,进行阅卷、查阅资料。

吉林中院电子法院采用全流程智能引导模式,针对原、被告设计了各自位置和栏目,并配有动漫图标“小包公”进行使用指导,只要当事人把规定信息填全,就能自动生成文书申请立案,同时,服务平台通过流程图指引、待办事项通知并配合短信提醒,一步一步引导当事人进行网上案件办理,真正做到“简单、易用、便民”。

  为方便普通群众对电子法院了解和使用,吉林中院在立案大厅设置电子法院功能体验区,配置连接外网的电脑终端,配备高拍仪、扫描仪等设备,向群众发放电子法院宣传手册,对使用率高的律师和大企业法律顾问等群体进行专门培训,同时配备专门人员,指导来院群众全流程体验电子法院各项功能。并借助互联网社交载体,开通“微导诉”工作平台,办事群众可通过手机扫描诉讼服务中心发布的微信二维码,登录微信平台,快速了解诉讼指南、诉讼流程、风险提示等诉讼服务信息。

今年7月,吉林市某企业因一起合同纠纷要求法律顾问小李马上起诉,正在辽宁出差的小李因不能立即赶回,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试探性地登录吉林电子法院平台,进行起诉操作。令他惊喜的是,该起案件在电子法院平台得以顺利立案。在收到法院立案通知和成功缴费通知后,小李高兴地在电子法院留言平台说“吉林电子法院用起来还真方便,赞一个”。

  今年6月,我市某房地产公司胜诉后申请异地执行,在提交了相关材料并履行相应手续后,办案法官通过电子法院向银行发出查询信息,不到一分钟就查询到被执行人银行账户存款信息。在网上和银行履行相关手续后,三十分钟内就完成冻结划扣。如此方便快捷的执行,让原本已做好出差准备的代理人刘某感到既满意又惊讶。

  刘某的惊讶是可以理解的,在电子法院开通以前,如果要对被执行人的账户存款进行查询,需要相关单位沟通协调,还要由两名法官到银行进行查询,并且只能到银行账户的开户行进行冻结和扣划,如果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在外地,就要由两名法官到外地银行进行查控,这样既浪费了当事人时间,也增加了执行成本。而电子法院开通后,对被执行人银行财产查控的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网上执行减轻了申请执行人的负担的同时,提高了执行效率。

  群众的认可就是司法改革不竭动力,每一组数据,凝聚智慧,挥洒汗水。

  据统计,全市两级法院电子法院开通后,已实现网上立案302件。

  电子法院网上查询被执行人2300余人次,发现有银行存款的1100余人次,发现存款金额超过2亿元,实现网络冻结127次,冻结金额1562万元,完成扣划16次,扣划金额805万元,通过网络查控实现执行结案21件。

  阳光法院 3+1

  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上网公开;

  司法拍卖网上公开进行……

  电子法院启用后,吉林中院党组要求诉讼环节全流程公开,当事人不仅可以在立案、庭长分案、法庭预定、案件结案四个环节自动接收到电子法院系统提示短信后,通过提示短信验证码登录电子法院系统,而且还可以通过电子法院服务平台实时查看立案信息、案件诉讼流程、查看电子卷宗,甚至直接与办案法官沟通联系。截止目前,吉林中院涉及案件公开的内容已经覆盖到法院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共计277个流程节点的公开信息。

  搭建审判流程公开平台,及时公开全市两级法院审判流程信息,实现了审判流程信息的全方位、立体化公开。全市法院累计公开各类信息数千次,可查询诉讼案件21984件、执行案件6007件,646名拟减刑假释人员情况也在网上公开。

  搭建裁判文书公开平台,按照最高法院“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将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公开。全市法院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23232份,在两级法院司法公开网站公开裁判文书7983份。

  搭建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全市两级法院已公开的可查询执行案件6007件,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81条,实现了与最高法院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站内容同步更新。

  与此同时,吉林中院作为东北三省首家与阿里巴巴公司签订网上司法拍卖合作协议的中级法院,出台了规范的拍卖流程,设置了司法拍卖十七个流程窗口,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可直接打开淘宝网首页,点击“司法拍卖”进入吉林中院司法拍卖平台,查看拍卖信息,参加网上竞买。自2014年首拍以来,吉林中院共网上拍卖(变卖)282次,成交总价款1596万元,共为买受人节约拍卖佣金58.43万元。

  司法公开,把执法办案各个进展情况、相关结果都置于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监督之下,在极大便利社会公众诉讼维权、感知司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挤压了“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的存在空间,对法官干警司法作风、公正廉洁司法、审判工作质效形成了倒逼机制。

  智能法院 3.0

  今年7月,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最高法院周强院长强调,各级法院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大力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力争到2017年底建成全面覆盖、移动互联、跨界融合、深度应用、透明便民、安全可控的人民法院信息化3.0版。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吉林中院电子法院建设不断增加科技信息含量,将法官办案全程转化为网络数据,将法官工作言行上传信息载体,使审判工作每一环节和政务工作关键节点都能通过数据全程留痕,推进实现了严格司法和廉洁司法的目标。

  吉林中院首先从案件源头入手,构建审判智能监管系统,全面实行微机派案制度,实行临界审限督办,审判管理人员可随时登录监管系统,查看并统计所有案件审限情况,对临界审限案件及时督办,避免案件超审限。

  坚持网络智能监管,不仅有效“激活”了相应审判管理制度,而且也让吉林中院审判监督更加“生动”。

  吉林中院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先后打造20个现代科技法庭。配置功能强大的庭审资源管理系统,对案件庭审资料、庭审排期及媒体直播、点播等相关资源进行管理,相关数据库既能与法院审判业务系统实现无缝联接,也可与上级法院的数字法庭进行系统对接,满足远程提讯、三级联网庭审直播、点播和录播需求。进入庭审资源管理系统平台,不仅本院领导可以随时查看法官庭审情况,而且本院所有干警都能通过院内局域网观看任何办案法官庭审实况,甚至上级法院领导和干警通过授权也能坐在自己办公室收看基层庭审情况。

  吉林中院升级改造审判委员会会议室,把多媒体显示、计算机网络连接等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的纸质办公模式,实现了与法院信息系统的互联,信息传递、工作流转全面实现电子化。此外,数字化审委会还全面实行了网上表决和电子签名功能,每一个案件讨论结束,审委会委员都可直接登录到各自系统,查看讨论笔录,即时网上表决,并直接在笔录上进行电子签名。

  全天候智能监管体系不仅成为了保障法官公正廉洁司法的“安全门”,也为提升法院司法公信上了一道“保险锁”。

  电子法院开辟了网上申诉信访平台,信访人按照平台上的操作指南进行操作,足不出户即可进行网上信访。信访法官进行审核后,按照信访案件办理流程区分各种情况进行办理,并将办理结果网上向当事人反馈。建设远程视频接访工作平台,实现了同最高法院视频接访系统互联互通,真正使“网上信访”成为反映民情民意、实现党和人民良性互动的新渠道。信访当事人纪某作为吉林地区视频接访第一人,通过电视屏幕直接向最高法院反映情况。年初以来,吉林中院共申请最高院视频接访16件,成功接访15件,其中最高院要求邮寄材料的2件,引导检察机关抗诉的8件,等待巡回法庭再次接谈的5件,满足了信访群众诉求表达多元化需求。

  此外,吉林中院还坚持政务工作智能管理之道,科学构建内部办公局域网络系统,发布政务通知、展示司法成果、布置工作任务等一律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如若制发政务文件,还必须通过局域网系统逐级履行签批程序,使政务工作公开透明、没有死角……

  吉林中院电子法院建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吉林省人大代表、吉林保民律师事务所主任、吉林市信访法律事务服务中心主任修保说:吉林中院全面打造电子法院对推进司法公开、公正和提高司法公信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不仅拉近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而且使要打官司的公民不出家门就能进行立案、质证、送达和交费等诉讼活动。这种科学、便民、公开、透明的网上办案方式,不但为诉讼当事人带来了方便、快捷,不用多次跑法院,而且也为广大律师节省了时间并加快了办案速度。我相信吉林电子法院的开通,会进一步提高吉林中院司法公信力,会让广大人民群众和所有诉讼参与人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和正义,同时也能让全国的网民对不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案件进行网上监督,对促进司法公开、公正,防止冤假错案发生和司法腐败的治理有着实实在在的意义。

  吉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吉林恒正达律师事务所主任何宇坤表示:吉林电子法院开通,工作做的最多的是法院,但受益的却是全体诉讼参与人,其中利用率最高、受益最多的将是我们律师。一是方便了诉讼。诉讼活动全流程在互联网上完成,简单明了,方便快捷;二是节约了成本。在办公室就可以完成大部分诉讼工作,节约了大量时间、文印和人力成本;三是化解了诸多司法难题。“立案难”、“门难进、脸难看”等多年的司法积弊都将逐渐化于无形;四是促进了公正。电子法院让审判工作全面展现于公众面前,有利于督促人民法院更加公正的审理案件。我想,通过不断的学习、试验、改进,电子法院将对司法审判和律师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信息化改变着世界、改变着人类生活。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电子法院也正以贴近时代发展的新姿,渐入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必将在服务群众诉讼、推进法院科学发展的司法碧宇中彰显出鲜亮而生动的风采与魅力。
责任编辑:王佳宁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