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按照省法院统一部署,作为试点单位,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电子法院建设工作,通过电子法院的建设,着力将“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落到实处。目前,该院已制定出台了电子法院建设实施方案,各项软硬件建设正有条不紊推进中。
五大特色打造阳光司法平台
电子法院是什么,从哪里来?带着这个疑问,笔者采访了市法院的相关负责人,他介绍说,电子法院的核心是电子诉讼服务,是对现有诉讼模式的有效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法院民商事案件立案、缴费、送达、证据交换、调解、宣判等诉讼活动的电子化,方便当事人诉讼。它具有五大特色。一是全平台流程覆盖,电子法院平台提供网上立案、身份认证、缴费、证据交换、开庭审理、评估拍卖等案件流程的全覆盖。民商事案件的当事人只需一次开庭到法院,其他业务流程全部可以开互联网上完成。二是全平台信息公开,电子法院平台内所有案件信息全部面向双方当事人同步公开。同时,集成司法公开平台进行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的公开,并进行开庭审理的直播点播。三是全平台智能引导,电子法院平台定位面向当事人的便民司法服务,通过流程图指引、代办事项通知并配合短信提醒,一步一步引导当事人进行网上案件办理,真正做到了“简单、易用、便民”。四是全平台技术支撑,电子法院平台采用多项先进信息技术,如动态密钥令牌认证律师、定制邮箱进行电子送达等。五是全平台数据整合,电子法院平台整合了审判、执行、人事等多方面信息,可以为当事人提供信息查询、电子阅卷、庭审点播等全方位服务。总之,电子法院平台就是要为当事人提供高效、实用、便捷的用户体验,让他们觉得打官司没那么难。
体验区让“电子法院”不再神秘
在市法院立案大厅的一角,笔者注意到,该院为来院诉讼的群众专门开辟了电子法院体验区,体验区设置了一台连接外网的电脑终端,配备了高拍仪、扫描仪、高频摄像头、打印机等设备,这是该院为向社会各界推介宣传电子法院而采取的创新举措。体验区可以为当事人提供审判执行信息的实时查询、诉讼导引、网上立案等多元服务。为了方便当事人体验使用电子法院平台,立案一庭设立一名法官具体指导当事人进行操作。在立案大厅,笔者碰到了来法院办事的我市某民营企业的法律顾问小王,提起电子法院,小王打开了话匣子,“早就听说市法院开通了电子法院平台,我挺感兴趣,前两天正好有个案件要立案,我到立案大厅问了一下,法官很热情,在体验区教我如何进行网上立案的办理。回到单位后,我按照法官教我的步骤,按照网上平台的指引,将起诉状、企业营业执照、代码证和证据材料等扫描,通过网络逐一上传,第二天,我就收到了法院立案审查通过的短信,通知我去法院缴费。电子法院确实方便,足不出户就把案子立了。对这样的便民措施,我们当事人和律师拍双手赞成。”据了解,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及诉讼参与人积极参与电子法院平台的应用,市法院加大推介和宣传力度,除在立案窗口设立体验区外,还组织法官深入到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大型企业进行电子诉讼应用的推介工作。通过推介,让社会各界加强对电子法院的了解和认知,充分发挥其功效。
“微诉讼”把法院装进了手机
省高级法院院长王常松在部署电子法院建设时提出:“电子法院不能是阳春白雪,要接地气,要联通下里巴人,要充分利用手机、微信普及的有利条件,把法院装进当事人的手机里,最大效益地发挥作用。”市法院在电子法院的建设中,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让电子法院怎么走进千家万户,让老百姓能用、会用、想用、真正发挥作用。
在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导诉区,笔者看到了一个“微诉讼”二维码展架,一些群众正饶有兴趣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这是该院在电子法院建设中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该院
借助微信平台,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办事群众可以通过手机扫描诉讼服务中心发布的二维码,登录微信平台,实时了解法院相关信息。该公众号直接与吉林市法院网、司法公开网相链接,分为“法院资讯”、“司法公开”、“便民服务”三大版块。群众点击“法院资讯”,可以了解法院的新闻动态、内设机构、法官名册、联系方式以及法院的相关制度规定;通过“司法公开”版块,可以登录司法公开网、裁判文书网、审判流程公开网、执行信息公开网了解相关信息,并可通过手机上网观看庭审直播;通过“便民服务”版块,可以获得网上诉讼服务,阅读诉讼指南、了解诉讼流程,并可进行网上预约立案。“微诉讼”平台的开通让电子法院变得不再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一些群众高兴的称呼它是群众贴身的“法律小秘书”。
电子法院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相信,随着电子法院建设的不断推进,必将不断改变着法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我市两级法院的法律人们,正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践行着为民司法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