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建设 > 党建园地
学习邹碧华同志有感
作者:立案一庭 张薇  发布时间:2015-04-21 14:53:03 打印 字号: | |
  邹碧华同志的离世,给法学界内外带来的震动是惊人的,时间过去3个多月,我们对他的悼念、学习活动始终没有间断。

  出于对“邹碧华现象”的震撼,也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邹碧华同志的个人事迹,我试图在网上搜集他的相关资料,令我意外的是,作为一名人民法官、高级法院的副院长,我看到的并不是很多在政治上的荣誉,而是大量的个人著作、论文以及在司法实践中的开创之举。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位人民法官的榜样,同时也是一位殚精竭虑的学者,我不仅感受到他对法学事业的无限忠诚,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纪念邹碧华同志的想法千头万绪,想写他在司法工作中的廉洁为民,想谈他为研究法学理论笔耕不辍,想说他对司法体制改革的身体力行。而对于一个如此短暂而又熠熠生辉的生命而言,我更想学习的是他作为一个法律人永不放弃的梦想。

  一个法律人需要有梦想,梦想是支撑一个法律人始终秉持公平、追求正义的信念。法制的发展需要有梦想的法律人,梦想是推动历史从蛮荒时代走向文明社会、从人治走向法治的不竭动力。作为一个法律人,我们都有过梦想,这种梦想的孕育也许是从儿时接触的影视作品里,也许是在大学的课堂上,也许是从各种法学著作中。最初这种梦想可能是庭审中的雄辩,可能是办案时的缜密,可能是公正执法铁面无私……是的,我们都曾有过,然而当我们日复一日地站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困难、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面对每天相对枯燥的日常工作,对于梦想我们是否还有足够的坚持,对于实现梦想是否还有足够的魄力?也许我们已经忘记提醒自己。

  邹碧华,一个平凡而又华丽的生命,他用他短暂的一生诠释了法律人的梦想。这个看起来温和儒雅的法官从不走寻常路,他致力于建立“法律职业共同体”,他的一篇《法官应当如何对待律师?》引起了法律界内外的热议,赢得了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授以及其他各类法律工作者的一致认可,诚如最高院法官何帆所言,想象中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终于在网络上的各种自发悼念中出现。他致力于推动上海司法体制改革,他明白“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而“改革,一直是一点一点往前拱的”,“背着‘黑锅’前行,是改革者必须经历的修行”,以惊人的决心和魄力为司法事业的发展甘当“燃灯者”。

  他对司法实践工作、法学理论研究、司法体制改革从未有一刻放松,这种对梦想的执着、对法学工作的热爱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在别人看来他是精力无限的铁人,直到他倒在了他热爱的岗位上,我们才恍然大悟,他只是无限度地压缩着自己吃饭、休息和陪家人的时间。

  邹碧华离世是遗憾的,因为他还有很多梦想没有实现,而他的人生是圆满的,因为他是怀抱着梦想离开。他对信念的坚持、对梦想的追求,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法律人。
责任编辑:王佳宁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