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对于吉林市船营区大绥河镇富乡村和搜登站镇腰堡村两个村的村民们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开始,他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村部,村民们兴高采烈地汇集到新落成的村部门前。在大家的注目下,两个村委会的负责人和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领导一起悬挂上了村委会的牌匾,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件事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去年在市县两级机关开展的“发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层”活动中,吉林中院承担了富乡村和腰堡村两个薄弱村支部的帮扶工作,法院领导在走访这两个村过程中,了解到两个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外债数额较大,一直无资金搞支部建设,村委会至今没有办公场所,村民集体议事都没有地方,极大地影响了村委会各项工作的开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走访回来后,吉林中院领导马上组织召开党组会,研究决定帮助这两个村建村部。为了确保建设符合要求、标准化的村部,院党组责成机关党委做好两个村部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党委几名同志多次前往两个村就村部选址、工程设计规划等问题反复和村里沟通,有时一周就要跑两三趟。两个村路途遥远、夏天时道路湿滑泥泞,跑一趟来回就得五、六个小时,但大家心中都怀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经过充分的前期工作,去年入冬前村部建设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两个村部的房屋基础也已基本完成。今年开春后,吉林中院院领导班子在研究部署“促发展、惠民生”立功竞赛活动时,把两个薄弱村部建设与活动有机结合,列入议事日程,明确了具体工期和质量要求。面对资金紧张、施工条件差等困难,院里经多方筹措,筹集了四十余万的建设资金,聘请了有丰富施工经验和工程资质的施工队伍、并由工程监理公司全程监督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吉林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姜富权多次到工程现场实地踏查、现场指导,协调解决实际难题。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今年九月末,共计三百二十平米的两个村部用房全部竣工,整体规划、工程质量、内部结构完全达到了标准化村支部的建设标准。在两个村部的挂牌仪式上,腰堡村的村书记孙晋激动地说,感谢中院的帮扶,我们才有了盼望已久的村部,今后,我们村支部得加倍努力,把村里经济搞上去,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
为薄弱支部盖村部只是今年吉林中院开展“促发展、惠民生”立功竞赛活动的一个缩影。活动开展以来,该法院共筹资近二十万元帮扶24户重点企业、106名困难党员、233户困难家庭、108名困难学生,为有关企业解决涉法问题21个,协助困难群体解决住房、就业、医疗、低保等事项30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