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案件快报
念好“调解经” 谱写和谐曲
作者:朱北斗  发布时间:2012-02-20 15:30:22 打印 字号: | |
  “一个乡镇要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我们镇的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百姓和睦相处,法庭功不可没。”这是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党委对八道河子人民法庭的高度评价。

  八道河子法庭辖区一乡两镇,农业人口八万人。近三年来,这个法庭全力念好“调解经”,细研调解方法、巧用调解技巧,谱写出了新农村社会和谐的最强音。2011年法庭审理各类民事纠纷399件,审结399件,其中调解结案359件,调解结案率达到89.9%。

  整合资源,实现法庭与社会联动。在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村委会、村治保主任、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的积极性;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法律工作者、民间组织成员,以调解委员会的形式进行调解,实现了法庭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衔接。

  细研调解方法,助力矛盾和解。“调解是一门细活,要不断丰富调解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这是法官们的共同体会。主要是找准调解的切入点,把握调解环节中的“适度”,以利平息纷争,修复裂痕,促成和解。

  几天前,一位农家女到法庭起诉离婚,法庭对离婚案件并不生疏,但这起离婚案经梳理后,感到还是比较复杂的。于是,法官在反复权衡中找准调解的切入点,注重在各个环节上把握“适度”。

  一是向女方讲透起诉书以男方有生理疾病为由起诉,会严重伤害男方的自尊心,建议更改起诉书中的相关内容。二是以不同时间分别约见谈话。针对双方都经历了二次婚姻,调解尽量避免涉及个人隐私,尽量避免发生“口水战”。三是法官把调解重点放在男方身上,考虑到不能让男方在经济上损失过大。

  在双方保证能够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的前提下,法庭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面对面的调解。最后双方自愿达成了离婚协议。

  巧用调解技巧,助力案结事了。其一:运用换位思考法,成功调解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在这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被告狡猾抵赖,不予配合,通过引导被告与原告来一番换位思考,终使被告无言以对,低头认错,巧用换位思考,使调解进行的很是顺利,被告同意当庭向原告赔偿12000元。

  其二:巧用情理交融法,成功调解赡养纠纷案。将情理交融法用于二起赡养纠纷案,通过调解过程中的情理交融引导,使当事人回顾过去亲情的可贵和目前反目成仇而带来的情感伤害,促使当事人幡然醒悟,自觉自愿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调解水到渠成。

  其三:巧用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法,在调解的实践过程中,寻求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平衡,以达到理想的调解效果。法庭在几起积案的处理上,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灵活调度,使几起积案通过调解结案。

  其四:运用调动外部因素促成法,调动外部因素促成自行和解,增强了理性诉讼维权的意识,避免了打赌气官司的长期纠缠。有几起村民邻里间的纠纷,法庭巧用调动外部的积极因素,借助村委会、当事人的近亲属、周围群众等力量,充分利用彼此间的信任和密切的关系,通过他们做当事人的思想疏导工作,消除了当事人的抵触情绪,促使案件调解成功,并收到了案结事了的效果。
责任编辑:王佳宁
联系我们
地址: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位于吉林市松江东路5号    电话:0432-63070000    传真:62489074    邮箱:jlzy630700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