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吉林省舒兰市人民法院小城人民法庭庭长接到新安乡党委侯书记的电话,希望能协助其办理一件困扰他已久难以解决的赡养纠纷。听到此事后,庭长立即带领法官助理到新安乡政府了解情况。
侯书记讲述,该乡一位7旬的老大娘,体弱多病,四个子女,却不能为大娘分担3万元医疗费。乡政府曾为老大娘解决过住处困年修盖了房子,垫付过医药费。但是仍做不通其子女的工作,其有两位个子女在山东生活,联系起来做调解工作相对困难。在大娘身边的儿子又不肯尽赡养义务,致使老大娘无处寻求帮助,经常到乡政府找侯书记帮忙。当地政府及司法所等同事,多次找大娘在本地居住的两个儿子商量大娘以后的赡养问题,可其中一个儿子就是避而不见,态度坚决,不同意与工作人员交谈。无奈,新安乡书记就求助法庭,希望能早日解决大娘的赡养问题。
了解完情况后,小城法庭法官在乡领导的带领下,协同当地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起去大娘所在的二儿子家探望,希望能通过调解妥善处理这起赡养纠纷。大娘看到我们来后,拄着拐杖艰难踱步的前来迎接,颤抖的双手紧握小城庭长和侯书记的手,含着泪说:“我没想到我这把老骨头,让你们这么费心。”小城庭长见此状便说:“谁家都有老人,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一定帮你解决这些问题,您别着急,养好病,有什么需要的,就跟我们说,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儿女,有事就给我打电话。”当天,由于老人的大儿子不在家,大家就做了大娘的二儿子和二儿媳的思想工作,两人表示同意承担一部分医药费,并愿意掏付老人以后的生活费用。第一步工作做好,我们就紧接着努力做好第二步工作。第二天一大早,小城法庭庭长让庭员给大娘买了她的口服药物,直奔新安亲自送到大娘手中。大娘感动得热泪盈眶,从自己手绢包着50元的钱硬要塞在小城法庭庭长的手中。小城法庭庭长说:“大娘,您这是干嘛,把我自己当你外地的女儿,给您买药是正常的,不是告诉您吗,有什么需要,以后就给我打电话,别客气。”大娘听到此话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给在场大娘的二儿子和二儿媳也感动不已,自叹,自己不足之处,以后不会让老妈这么伤心了。
送完药,庭长同庭员到了大儿子家,只见到大儿媳在家。既然有矛盾,就要一个个做思想工作。小城庭长以自身是位儿媳的思想跟大儿媳交谈着,孝敬老人和多与老人交流沟通,互相谅解为根本出发点。大儿媳听到庭长的劝解和安慰,表示可以做丈夫工作,并希望一家人以后能和和睦睦地生活。这使工作人员看到了美好的一面,小城庭长又及时给大娘远在山东的两个儿女分别打了电话,协调他们承担起应分担的赡养费用和医疗费,二位也均表示同意。
大娘步履蹒跚走到大儿子家时,小城庭长满怀激动的告诉她:“大娘,好好养身体,您的子女都会为你负责的,他们都说能养您,您别担心,就算有天你真没人养,有我们,有政府。都能管您。”
大娘第三次泪水流下时,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感动的饱含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