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行为,不断提升法官干警与新闻媒体沟通能力,9月9日,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特邀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常务理事、常务副秘书长兼《中国公关》总编辑董关鹏教授来院讲座,在全市两级法院干警中产生强烈反响。
讲座中,董关鹏教授以“突发事件处置与媒体关系管理”为题,围绕近来国内媒体与舆论大环境发展变化及其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在突发事件中妥善处理新闻采访和媒体沟通等多项内容进行了精彩讲解。讲座采取视频形式,插播真实新闻事例,通俗易懂,发人深思。与会干警纷纷表示,听完讲座,真正懂得了自觉接受媒体舆论监督的意义,今后遇到媒体采访时,一定积极配合,自觉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
吉林中院党组高度重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积极构建与媒体互信、互动、互助的和谐关系。
按照这一要求,该院畅通与新闻媒体沟通渠道。建立与媒体互信机制,定期或不定期邀请相关新闻媒体座谈,征求意见和建议,增强彼此信任和了解。要求各基层法院一把手拿出态度和诚意,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要求主管领导亲历亲为、做好表率,积极搭设与主流媒体沟通联系平台,为新闻媒体提供更多了解法院的机会,赢得媒体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坚持重大事项主动接受媒体监督制度。凡是法院开展重大活动或出台服务保障新措施,都主动邀请新闻媒体采访,让社会广泛了解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各项举措和成果;全力支持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对新闻媒体旁听案件庭审、采访报道法院工作、请求提供相关材料的,都会根据具体情况积极给予支持,方便新闻媒体采访、报道,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提供前提保障;积极拓宽接受媒体监督范围。认真落实公开审判原则,坚持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和审务“五公开”,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同时,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全方位监督,以公开透明赢得媒体信任和尊重;实行舆情监督反馈制度。设专人负责日常舆情搜集和监督工作,要求对可能出现的负面舆情,冷静对待,认真分析原因,正确做出处理。要求对上级限期核查的负面舆情,认真登记备案,及时核查事实,找出问题症结,并以书面形式及时向上级汇报,向媒体反馈;稳妥处置负面新闻采访。要求法官干警对涉及负面报道的采访,保持冷静头脑,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去思考和定位,并认真搞好媒体接待工作,做到讲程序、讲方法、讲礼仪、讲效果,不相互推诿,不回避矛盾,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用真诚感动媒体,用事实说服媒体;严格规范接受新闻媒体监督程序。要求法官干警正确面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认真落实接待采访“首问”责任制,积极履行接待和转处程序,妥善安排处置新闻媒体采访工作。对新闻媒体采访坚持做到礼貌待人、细心询问、耐心解释、公开透明。对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及时采取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新闻媒体和公众释明。
重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使吉林中院宣传和审判工作实现了双丰收。截止目前,该院宣传工作已连续四年被省院评为先进,网络宣传工作已连续两年被最高法院评为先进;该院案件质量呈现出了服判率和调撤率同比提高、申诉率和决定进再审率同比下降及无抗诉、无司法赔偿、无违法超审限和无差错责任追究的“两升两降四无”良好态势,执行案件实现了收结良性循环,涉诉信访工作受到中央政法委、吉林省高级法院和吉林市委、市人大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