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法院减刑听证会这么公正透明、富于人性化,今后我一定好好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和家人团聚!” 8月31日,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二庭法官深入吉林监狱,对原判决涉及财产刑的182起减刑案件公开听证。文明、公正、透明的听证程序让张某等300多名拟减刑和旁听的服刑人员发出由衷感叹。
听证前:法官3天审查完所有减刑材料
8月17日,吉林监狱就276名罪犯减刑向吉林中院提出建议,其中有182名涉及财产刑。由于过去减刑案件都是卷审,而现在法官不仅要对每一名罪犯自然情况和原审认定罪名、刑期、服刑期间积分奖惩、历次减刑情况以及执行机关拟减刑建议等多项内容逐项审查,而且还要对上述内容予以公示,要想在一个月审限内完成这些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为确保按时听证,收到执行机关呈报减刑建议后,审判监督二庭3名法官放弃所有休息时间,严格审查每一起减刑案件立案条件,仅用3天,便将执行机关呈报的276起减刑案件全部审查完毕,并予以公示,确保了其中182名涉及财产刑的案件顺利进入听证程序。
听证中:文明、公正贯穿每一环节
减刑案件听证关系罪犯权利维护。吉林中院主动邀请检察机关和执行机关代表参加听证会,并与监狱沟通让百名服刑人员旁听接受教育。“罪犯张某你有申请回避、调取证据、进行辩解及陈述的权利,是否听清?”听证会上,审判长依次核实拟减刑罪犯身份,向其交代享有的权利。随后,执行机关代表发表减刑建议;检察机关代表发表检察意见;合议庭对每一名罪犯原判决情况、狱中消费及目前家庭经济状况认真调查。陈某等182名拟减刑罪犯也分别做了最后陈述。整个减刑听证会一切都按照严格程序进行。“减刑没指望,我不想说啥”罪犯刘某是个孤儿,没有任何亲人能够帮助他缴纳财产刑,他认为减刑可能性太小,因此在听证会上情绪消极。“罪犯确无执行能力,经查证属实的,不影响获得正常减刑的权利。”针对刘某这一情况,审判长及时进行法律政策宣传教育,刘某心里透了亮,主动回答审判长提出的问题。其他拟减刑罪犯也纷纷表示,一定尽最大努力履行财产刑义务。
听证结束后,182名拟减刑罪犯均在听证笔录上签了字。
听证后:罪犯感谢、警官感慨、法官寄予
182名罪犯减刑,8个多小时听证,近百名服刑人员旁听。一次规模庞大的减刑听证会在一片赞叹声中落下了帷幕。罪犯李某犯抢劫最被判15年,在监狱服刑已经服刑了10年,期间由于表现突出,曾被减刑2次,如果这次还能减刑,就可以马上与亲人团聚了。听证会后,李某激动地说,总以为法院减刑听证会就是走过场,但通过几次减刑我真的明白了,只要安心服刑,好好改造,每个服刑人员都有提前回家的可能。参加旁听的服刑人员张某虽然没在这次呈报减刑范围内,但通过旁听后,也兴奋地说:“法院减刑听证会即文明、又公正、还透明,旁听后心里非常亮堂,今后我会好好改造争取减刑早日回家。”
吉林监狱6监区张警官说,法院到监狱举行听证会,不仅增加了减刑听证透明度、保证了罪犯减刑的公正性,而且通过这样听证形式,也确保了法律宣传效果,这对于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罪犯改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动作用。
听证会即将结束时,合议庭成员对拟减刑人员和旁听服刑人员真情寄语:“只要好好改造,都有减刑机会。法律无情,人间有爱。这次减刑听证会后,有的可能即将走出高墙,回归社会,同家人团聚,这即是你们积极改造的结果,也是我国司法文明公正的体现。作为法官,我们真心希望你们能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和政府的帮助,不断改造自我、净化灵魂,做一个珍惜生命自由、懂得关爱他人的有益于社会的知法守法公民。”